編者按
2025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馬玙,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主任醫師。她致力于結核病臨床治療與科研教學工作,見證了中國結核病防治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全過程,以精湛的醫術和無私的奉獻詮釋了“一生為病人服務”的深刻內涵。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已經鮐背之年的知名結核病防治專家馬玙,在這個領域寫下了重要一筆。
“醫生和病人好比坐在一條船上,共同目標是抵達安全健康的港灣。”在結核這種最難纏的傳染病面前,她用一生的時間與“白色瘟疫”搏斗,用愛和責任守護著無數患者的生命。
馬玙
來源 |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追著病菌跑”的破局者
結核病,俗稱“癆病”,是一種傳播性強、治療難度大的傳染病。20世紀50年代,中國結核病疫情十分嚴重,是各類傳染病中的難癥頑疾。
面對這一艱巨的挑戰,馬玙沒有退縮,而是握緊了對抗結核菌的手術刀。隨著結核菌深入侵蝕肺部,一些患者會惡化為空洞性肺結核。這個時候,藥物治療并不理想。馬玙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用導管直接將藥物送入病灶。
那個時候,介入治療手段尚未成熟普及,也沒有現成可用的器械。想要達成把醫藥直接送到病灶,就必須自己動手想辦法:一開始,馬玙用導尿管插入氣管,但深度不夠,也不能拐彎。于是,她從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要來可以在X射線中顯影的心導管,請飛機場修理工人用高級的不銹鋼鋼絲在導管前繞成彈簧圈,為了不損傷黏膜,再用自行車氣門芯套在外面,做成定向肺導管。
“成了!”這個有些“土”的定向肺導管像條靈巧的“銀蛇”,將藥物送到肺部上葉的空洞處。
出診時的馬玙
來源 |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馬玙的這個創新思路,讓近60%的肺空洞可因此免于手術,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
“醫生不能冷漠,愛也是一種處方”
“醫生不能冷漠,愛也是一種處方。”馬玙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
診室桌子上,放大鏡壓著患者的胸片,金屬小教鞭在光影中折射出細碎的銀芒——這是馬玙堅持了幾乎半個世紀的出診儀式。
為啥是這兩樣?馬玙解釋說:“一是為了看胸片,不放過任何病癥的蛛絲馬跡;二是為了方便給病人解釋病情,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這些細微瑣碎的行醫習慣,是馬玙一直秉承的 “平等”理念。每當聽診器觸及患者肌膚前,她總要雙手合攏,將冰涼的金屬聽診頭在掌心細細焐暖;聽完前胸聽后背時,她會自己走到患者背后;每次給老年患者做完檢查,她總要扶著對方下了診查床再去開處方,生怕患者不注意摔了……
“病人是弱勢群體,做醫生的不能高高在上。醫生只有堅持平等待人的原則,才能給病人以尊嚴。”這就是馬玙的行醫風格。
遇到經濟拮據的患者,她的鋼筆會在處方單上反復斟酌,總是千方百計讓患者少花錢、多辦事,有時甚至悄悄墊付費用。
2021年冬天,一封信箋穿越58年光陰落在診桌上。當年那位肺空洞青年經過馬玙的肺導管治療恢復了健康。隨信而來的,還有他如今的照片。
通過“定向肺導管治療術”治愈的患者,半個多世紀后回到醫院看望馬玙
來源 |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我們作為大夫盡力吧,不要做懊悔不要做遺憾的事,這封信和照片,是對我的最高獎賞。”馬玙說。
“我要站到最后一個病人消失”
馬玙不僅在技術上不斷創新,更在實踐中踐行著醫者的使命。為讓鄉村患者也得到救治,馬玙曾扎根山區一千五百多個日夜。
那時,蚊蟲叮咬、嚴寒酷暑、設備老舊、藥品短缺等很多不利的條件讓馬玙的行醫路異常坎坷。當時有的村子山高路險,不通車,她和同事便背著儀器徒步前往,小型X光機則由毛驢馱著。
碰到實在湊不夠藥費的患者,馬玙還用自己的零錢給補上。“那時候我的工資是56元,每個月都會拿出幾塊錢給病人墊付。”
艱苦的環境、高強度的工作,使年僅四十歲的她有了“馬老太太”的稱號,她卻淡然笑納。
此外,她還在北京胸科醫院牽頭創立了內科實驗室,擔任首位主任。曾有一位美國教授來醫院參觀,看了實驗室就開始拍照。馬玙問他在拍什么,他告訴馬玙,美國年輕的研究員總是埋怨實驗室條件不夠、儀器不好,要給他們看看這些照片,看看中國人是在怎樣的條件下開展前沿的工作。
時過境遷,老實驗室已經搬家、擴建,那里還開展過分子生物學、結核耐藥等新研究。如今,馬玙已經90多歲高齡,但她依然堅守在結核病防治的第一線。
她常說:“我要站到最后一個病人消失。”這句話,不僅是她對醫學事業的執著追求,更是她對生命的敬畏和守護。
參考文獻:
[1]九旬醫生馬玙:直面“白色瘟疫”66年[OL].新京報,2021-12-11.
[2] “最美防癆人”馬玙行醫近70年,認為愛是最有效的“處方”[OL].北京日報,2022-04-28.
[3]馬玙:醫生最大的敵人是冷漠,最有效的處方是愛[OL].人民網,2023-05-26.
[4]馬玙:溫暖患者[OL].面對面,2022-03-28.
[5]馬玙:“最美防癆人”的醫者仁心[N].中國婦女報,2022-02-28.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