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世界汽車制造商的銷售成績單已經出來,豐田汽車公司連續5年蟬聯世界第一,達到1082萬輛,比排名第二的德國大眾,多出180萬輛。但是,與2023年相比,減少了3.7%。
豐田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繼續出現下滑,2024年比2023年減少了6.9%,首次跌破180萬輛大關,為177.6萬輛。主要原因,是因為豐田在中國市場依然主打燃油汽車,沒有在電動汽車(EV)領域發力。
另一份成績單是,中國比亞迪的銷售量大增40%,達到427萬輛,首次超越本田(380萬輛)和日產(334萬輛)的銷售量。其中,比亞迪的海外銷售猛增71.9%。但是,在日本市場的銷售還沒有太多起色,根據日本汽車進口協會的統計,2024年,比亞迪雖然在日本市場投入了新車型,但銷售量僅為2223輛,月均銷售185輛。
豐田與比亞迪合作生產的電動汽車bZ4X,銷售平平。
比亞迪在日本市場的銷售乏力,并不是因為比亞迪的車是“中國制造”,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電動汽車在日本這一汽車王國里沒啥市場。
就像長城汽車創始人魏建軍董事長最近接受媒體采訪,談到中國電動汽車與海外電動汽車的差異時所認識的那樣,不是日系等海外廠家干不了智駕、干不了座艙,是那邊的用戶沒有那么強烈的需求。
日本是全世界最早生產銷售電動汽車的國家,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推出了電動汽車,但是,一直沒被日本消費者看好。最終,豐田和松下電器等公司將鋰電池技術轉讓給了中國比亞迪和寧德時代。
在電動汽車已經占據中國半壁江山的今天,作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豐田到底是如何看待電動汽車市場的呢?
我們看到,這幾年,在電動汽車研發生產領域,豐田遲遲按兵不動。不是豐田沒有技術,下一代的全固態電池的專利,豐田占了全球的60%以上。根據2023年日本車展上豐田發表的最新消息,豐田的全固態電池,充電10分鐘可以跑1200公里。而且第一代試驗版的全固態電動汽車,早在2021年就獲得日本國土交通省的“公道上路許可”。
豐田計劃推出的全固態電動汽車
最新的消息有兩條:
一是豐田推遲投放全固態電池汽車。
當初,豐田計劃是在2026年將可以行駛1200公里的全固態電池汽車投放市場。現在決定推遲到2027年下半年推出。理由是豐田獨自開發的綜合駕駛系統需要融入更多的功能,以確保最高的品質,譬如能夠在車內購物等,這套系統的開發完善需要更多的時間。
二是豐田決定推遲福岡電池工廠的建設。
豐田早在今年2月,就已經獲得了位于福岡縣苅田港新松山臨海工業區的建設用地,并根據《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申請了國家的建設資金補助,計劃在今年動工建設新型電池工廠。但是,最新的消息說,豐田社長佐藤恒治將在近日拜訪福岡縣知事,正式通知福岡縣政府:豐田已決定暫緩開工建設新電池工廠。
豐田內部傳出的緩建理由是:全球電動車市場并沒有像預測的那樣有大的發展,因此決定調整電動車發展戰略。
豐田的這一戰略調整,是否會影響到他們在上海市金山區剛簽的新能源汽車工廠的建設計劃?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點,豐田為了維持住中國市場,它必須要在電動汽車領域發力,讓豐田電動汽車能夠占據到自己在中國銷售量的一半份額。因此,豐田絕對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上海工廠的建設,其全固態電池汽車的下線銷售目標是2027年,這與豐田調整中的新車銷售計劃并沒有太多的時間沖突。
但是,豐田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止步觀望”,很值得我們中國汽車同行在開拓海外市場時留意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