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標籌備顯擔當:樹人學校以匠心筑平臺
近日,由全國教育名家論壇主辦、鄭州市樹人外國語學校承辦的第十七屆全國教育名家論壇: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觀摩培訓會,在鄭州市樹人外國語學校順利舉行。本次活動以“把學科打開 讓課堂變大”為主題,聚焦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創新實踐。作為承辦單位,學校高度重視此次盛會,從場地布置、學生安排、設備調試到后勤保障,全程精細化落實,邀請眾多一線教師共探教學新生態。
02
全員蓄能促成長:道法教師共赴學習盛宴
3月21日,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李曉東教授結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修訂背景,從“課程新理念”“大單元教學”“解疑釋惑”三個維度展開深入剖析。針對當前教學中的挑戰,李教授從思想引領、一體設計、評價方式、實施方式、單元選擇、教學發力點、育人落腳點等角度提出具體策略。我校全體道德與法治教師以“空杯心態”全程參與培訓,直言“李教授提出的‘將學生引向何處’這一問題直擊教學本質,讓我們重新審視大單元教學的核心目標。”
03
課堂煥新見真章:學生化身美德傳承使者
3月22日上午,鄭州市樹人外國語學校七年級學生與來自重慶的解亞偉老師共同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課例《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
博雅學子在課堂上與老師積極互動
課堂以“重慶大足石刻”為文化主線,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將雕刻精美、內涵豐富的“父母恩重經變相”、趙智鳳像等經典造像呈現在學生面前,又通過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從石刻背后的建造故事中解碼“孝老愛親”“自強不息”“敬業樂群”等傳統美德。解老師創新設計“大足石刻”實踐活動任務,將抽象價值觀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實踐,學生直呼:“原來傳統文化離我們的生活這么近!”樹外學子們也化身“文化小講師”,結合石刻的視頻和文字資料,圍繞“石刻建造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當時的工匠是如何解決”的問題,展開積極的討論,學生們思維活躍、表達流暢,展現了樹外學子的風采,為課堂增添不少亮點!
小組討論中
集體合影
活動總結
此次盛會不僅是教學方法的革新碰撞,更是鄭州市樹人外國語學校踐行“師生共長”理念的生動注腳。未來,鄭州市樹人外國語學校將繼續以開放的姿態擁抱變革,讓學科教學成為點燃師生智慧的火種,共同書寫教育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