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7年左右,基本擊敗了大秦政權的項羽,又在鴻門宴上,迎來了劉邦的服軟。
劉邦的服軟以后,項羽原則上就沒有明面的敵人了,不過此時的項羽,還不能徹底取代曾經的秦朝皇帝。
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秦國的滅亡,并不是他項羽一手主導的,而是曾被秦國擊敗的六國貴族后裔聯軍完成的,而項羽的身份,不過是這支聯軍的臨時盟主,就像后來討伐董卓的聯軍頭子袁紹一樣。
而且當時項羽的上面,其實還有一個領導,這個領導就是當年項家起兵時,為了扯桿大旗增加號召力,而捧起來的放養人——楚王熊心。
傀儡王熊心當年和六國貴族聯軍,在結盟反秦的時候,曾立下過一個誓言,那就是誰先打進關中,誰最后就能封王,結果是誰先打進的呢?
不是戰斗力爆表的項羽,而是資格比項羽還要老的劉邦。
鴻門宴之前,項羽雖然已經成了聯軍名義上的大哥,但是先進關中的劉邦也不白給,人家麾下也有十萬兵馬。
而且劉邦的資格又比項羽老,在聯軍中也是有一定人脈基礎的,雖然在鴻門宴上,劉邦向項羽低了頭,但是劉邦仍然算是一個大敵。
此外項羽當年的主要對手是秦軍主力,而不是整個大秦帝國,因此項羽當時只是擊敗了大秦的有生力量,而不是把秦朝的地盤徹底重打一遍。
且不說秦國的老巢,單說中原大地,六國貴族的實力,其實依然盤根錯節,反秦聯軍的出現,就是這幫人的底蘊在發揮作用。
綜上所述,項羽當年其實是不具備當皇帝的硬性條件的,而且還面臨著很多的內部問題。
那么項羽后來是怎么做的呢?
據相關史料記載,當年項羽擊潰秦軍主力以后,他麾下的人曾建議他入主關中,這里易守難攻,未來逐鹿中原,但是項羽卻嫌咸陽已經殘破,他想衣錦還鄉回楚國。
這段記載,雖然符合項羽后來的行動,但是卻有可能存在水分。
如果項羽當年只想當個楚霸王,那么他后來就不會有如下的手段了:
項羽把自己最重視的老對手劉邦,給安排到了蜀地,蜀地物資豐富,足以自用,這看似是對劉邦的褒獎,也能堵住其他人的嘴,但是蜀地雖好,卻很難打出來,然后逐鹿中原,也就是說,項羽的第一手棋,就限制住了劉邦的威脅。
如果說劉邦是項羽的第一對手,那么第二個對手是誰呢?
正是曾經積極反秦的六國貴族,他們在積極反秦的時候,是項羽最好的同志,但是等到項羽想當皇帝時,他們又是最大的阻礙,那么如何處理這個威脅呢?
拉一手,打一手。
項羽通過分封諸王,把曾經和自己關系不錯,又在戰場上出過力的戰友,分封到了身邊,來拱衛自己已有的地盤。
然后又在六國故土上,分封了一些和自己有一點羈絆,但和當地貴族沒啥關系的人,這樣,項羽和原來貴族可能的矛盾,就被轉接到新封的王身上了,還間接的打擊了原本的貴族地頭蛇。
如果項羽的計劃能按照預期進行,那么各地的封王和貴族,就會因為內斗而互相消耗,劉邦這個大敵也會被困在蜀地。
假以時日,項羽就能在中原坐收漁翁之利,等到中原徹底都姓項,蜀地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但是讓項羽沒想到的是,很多封地的確產生了問題,但是他的安排并不能完全起作用,于是項羽就成了救火隊長,而中原一亂,劉邦的機會就來了,而項羽則離皇帝的寶座就越來越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