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堵住資質出借的
安全管理漏洞
文物保護工程中
2025年2月,河南省消防救援總隊公布了河南大學明倫校區“5·2”火災事故調查結果。從《事故通報》可以看出,文物保護工程安全管理漏洞很多,其中,施工資質出借就是一個重大問題。雖然此類現象在其他行業已是公開的秘密,但在文物領域也不在少數。施工資質出借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損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文物保護項目卻適得其反。間接后果是:河南省紀委監委對監察對象及黨員干部提出問責意見。其中,對大禮堂修繕工程施工方、監理方及有關居間人員等16人及河南大學5人,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其追責原因之一就是,“修繕工程項目管理失職失責。招標采購環節內部監督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學校公職人員違法干預施工招投標。對進場施工把關不嚴,放任無資質的實際施工方進場施工等”。教訓是深刻的,必須值得反思。其實,只要每個環節都嚴格把關,資質出借的安全管理漏洞是完全可以堵住的。
在招標階段:招標代理機構應當認真審核投標材料,嚴格按照《招標法》的規范把好入口關,不能成了業主方的提線木偶,也不要認為只要把施工單位招來了,委托的招標任務就完成了,還應該確保招來的施工單位完全符合資質要求。
在施工入場階段:業主方的施工管理部門要認真審核施工組織方案,是否履行了招標合同約定,若發現施工方有借資質問題要及時向合同方提出警告,直至中止合同。切不可放任無資質的實際施工方進場施工。施工監理方要認真復核項目負責人和安全員是否持有職業資格證書,以及現場實際負責人是否與施工組織方案一致,防止資質掛靠單位進入施工現場。
在施工過程中: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在實施安全檢查時,要把有無資質出借現象作為一項必查內容,若發現資質單位有此類問題,應及時對資質單位作出嚴肅處理,后果嚴重的應當報告發證機關吊銷其資質。
徹底杜絕施工單位資質出借問題并非易事,但只要我們認真負起安全監管責任,嚴格執行文物保護工程相關規范,就有可能防止文物保護施工安全事故的再次發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