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李輝|南渡北歸,影響了宗璞的一生

0
分享至


文|李輝

終于完成《北歸記》

早在八十年代就認識了宗璞。

我為大象出版社策劃“大象人物聚焦書系”時,讀她寫父親的幾篇文章,覺得非常好,建議不妨做一本畫傳。我將幾篇綜合,請宗璞提供照片,她為這本畫傳起了一個很好的書名《云在青天水在瓶》。

畫冊出版后,我到燕園送給宗璞,她在上面認認真真寫了一句話題贈。之后,香港出版繁體版,韓國又出版韓語版。

二〇一八年五月二十四日我去探望宗璞,特意帶去香港繁體版請她簽名留念。此時,她的眼睛非常不好,卻認認真真寫下“宗璞”名字,年月日也寫得清晰。

我喜歡收藏一些史料。沒有想到,竟然收藏到馮友蘭先生五十年代為科學出版社推薦楊伯峻先生《論語今譯》的一封信。后改由古籍出版社出版,書名為《論語譯注》。這封信寫于一九五七年一月十日,全信如下:


1957年1月馮友蘭推薦楊伯峻《論語今譯》(出版時為《論語譯注》)信

科學出版社負責同志:

茲送上北京大學中國語文系教授楊伯峻先生著的“論語今譯”稿本,《論語》這本書是中國哲學史研究的極重要的資料。但是文約義豐,極不好翻譯。

楊先生是古漢語文法學家,他的翻譯,大概是從文法方面著眼。有些地方從義理方面看還有可以商酌、討論的地方。但是《論語》這部書將來要有很多的翻譯本。

楊先生這個翻譯本,曾經用過很大的工夫,又經過楊樹達先生的校正,對于研究《論語》的人及一般讀者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建議由你們出版。此致

敬禮

馮友蘭

一月十日

為這批往來書信等,我在“六根”上寫了一篇《楊伯峻史料,看看人就醉了》,沒想到閱讀者如此之多。關鍵是這些往來書信不可復制,短信、微信早已取代手稿、書信,重新讀手跡,怎能不讓人醉?

王蒙生于一九三四年,一九九四年是他的六十歲生日。宗璞與劉心武忙著張羅為王蒙做一次六十大壽,這件事,自然移交由我張羅。好像宗璞還是劉心武說了一句話“大懶使小懶,小懶不動彈”,最終我來操辦。

王蒙的六十誕辰,我安排在報社附近的一家飯館。這一天,王蒙的一些朋友前來。分別為王蒙與夫人崔瑞芳,宗璞蔡仲德夫婦、唐達成、李國文、邵燕祥、劉心武、張鳳珠、李輝、應紅等。

宗璞為王蒙六十大壽撰聯慶賀:“智圓行方黃鐘大呂世相人間金管立,氣豪辭銳朗月清風姓名天上碧紗籠。” 唐達成時任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多年與王蒙共事。唐達成書法極好,生日這天,他書寫隸書相贈王蒙:壽如金石嘉且好。

十幾年前,宗璞眼睛患上嚴重疾病,最終近乎于失明狀態。可是,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她沒有放棄長篇小說的寫作,她告訴我,她用口授方式,一字一句講出來,請朋友錄入。

開始,她還可以用放大鏡看,后來卻只能請別人念給她聽。如有不妥之處,她逐字逐句予以潤色,于精雕細刻之間,使小說的故事情節敘述柳暗花明,起伏跌宕。

未曾想到,在九十歲來臨之前,繼《南渡記》《西征記》《東藏記》之后,她終于完成了“野葫蘆引”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北歸記》。四部長篇,完成了昆明西南聯大與抗戰八年的全紀錄!真為宗璞感到高興。

了不起的宗璞!

《北歸記》的前五章率先發表于《人民文學》。宗璞與《人民文學》有緣。一九五七年,她的短篇小說《紅豆》發表于此;一九七八年她的短篇小說《弦上的夢》發表于此;一九八七年,她的《南渡記》前半部分也發表于此——這一次,她開始長篇小說的創作。

三十年后,最后一部《北歸記》再次亮相于此。雄心勃勃的宗璞,終于完成一個夙愿:以四部長篇小說,精彩地敘述西南聯大的故事,敘述硝煙彌漫的八年抗戰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宗璞一九二八年生于北京(民國期間更名為“北平”),在這個古城生活了十年。抗戰爆發,全家人離開北平,南渡前往云南昆明,在那里,宗璞進入西南聯大的附中學習,在昆明,一呆就是八年。

八年,諸多往事都在她心中,走進半百之后,“野葫蘆引”的四部長篇小說,一直留存心中。曾經以寫短篇小說為主的宗璞,此時開始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的創作,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六十歲寫到九十歲,三十年的歲月,眼睛漸漸失明狀態之下,她還是以頑強的毅力,以最后這本《北歸記》完美收官。

讀發表于《人民文學》的《北歸記》前五章,總能感受到宗璞回到北平的那種激動。小說中的主人公,其實都有她自己的影子。第一章第一節,宗璞以雄渾而蒼涼的筆調,書寫萬里長江承載中華民族的歷史前行。讀這段文字,可以想象在她心中沉甸甸的歷史厚重:

嘉陵江浩蕩奔流。夏天的江水改去了春天的清澈,濁浪卷起一層層白色的浪花。奔流到重慶朝天門碼頭和金沙江相會,合成了萬里長江,載著中華民族奮斗的歷史,穿山越嶺,晝夜不息,奔向大海。太陽正在下山,映紅了遠處的江面。沿著江岸搭起的凌亂的棚戶,在遠山、江水和斜陽的圖景中,有幾分不和諧,卻給雄壯的景色添了幾分蒼涼。棚戶里有人出出進進,岸邊小路上有推車的、挑擔的慢慢移動,好像江水也載著他們。

不知從哪里飄來的歌聲,隨著江波歡騰起伏。“我必須回去,從敵人的槍彈底下回去!我必須回去,從敵人的刺刀叢里回去!把我打勝仗的刀槍,放在我生長的地方!”歌曲的最后一句旋律高亢,直入云天。

(《北歸記》第一章)

如此這般,宗璞以雄渾的開局,完成“野葫蘆引”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北歸記》。

北平,常在宗璞心中

離開北平八年,古城一直在宗璞心中。

幾個月后,合子、嵋、燕殊三位女性,從重慶坐飛機上返回北平,宗璞借她們的眼睛與內心,傾注她對北平的思念。飛機抵達北平,宗璞如此寫道:

時光已經到了下午,飛機進入北方的天空了,快飛!快飛!人們在心里為飛機鼓勁。

“北平!我看見了!”有人在舷窗邊大喊了一聲,許多人擁過去看。果然遠處城郭在望,飛機下面樹木漸漸多起來。“那里有一片水!”有人大叫。“昆明湖!”有人回應。

北平,我們回來了!下午三時二十四分,飛機到達北平西苑機場。飛機停穩了,擴音器里傳出好聽的聲音:“北平,到了。”人們這時倒安靜下來,坐著不動。

機艙門拉開了,一位工作人員出現在門邊,他是從地面上來的,他站得筆直,大聲報道:“北平,到了。”

北平,到了。這用熟悉的口音說出的幾個字,大家聽起來如同仙樂一般。

(《北歸記》第一章第三節)


2009年10月北大燕園看望宗璞,應紅 攝


2011年春節期間北大燕園探望宗璞。宗璞、應紅、小玉,李輝 攝

為返回北平,宗璞在小說中寫了一篇長長文章,題為《北平,和我一起飛》。敘述心中的北平,敘述她兒時生于斯長于斯的北平記憶:首、尾兩端,讀起來,感觸無限:

親愛的北平,我們回來了。我們是飛回來的。本來空中就是我的天下。空中的路是勝利之路,我離開你的時候年紀太小,印象太少。記得的只是方壺,方壺后面的小溪,和小溪上的螢火蟲;城里面只記得香粟斜街的住房和后花園。大人們的懷念和敘述,包括小姐姐的描述在我心中建造了北平城。北平,你是我們心中的城。我們回來了。

車在香粟斜街三號門前停下了,那大影壁上涂染了好幾處黑灰顏色,顯得很臟。開車人跳下來,跑過去敲打那兩扇黑漆大門,黑漆有好幾處都剝落了。一會兒,門開了,忽然出來許多人幫著搬東西。車開走了,我們對著大門站著,娘好像要跌倒,靠在爹爹手臂上。我不知道他們要站多久,我知道門里再也沒有公公了。

北平——我心中的城!我們回來了!

(《北歸記》之《北平,和我一起飛》)

讀《北歸記》,宗璞的敘述可謂起伏跌宕。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她筆下所寫的一位“文化漢奸”的結局。

院中有人說話,是嵋的聲音:“文化漢奸應該照法律一樣懲罰。”

“我看應該嚴懲,因為他們有文化。”是合子的聲音。

蓮秀猛省地從床上站起來,幾乎摔了一跤,她把床單拉平,又怔怔地坐著,看著眼前的小屋。想到凌太太這幾天不知怎樣了,她家的宅子多好啊,誰能想到有一天凌老爺會坐監獄,凌太太住到荒山草屋里去。

(《北歸記》第二章第二節)

躺在床上的蓮秀,想到的就是以“文化漢奸”而入獄的凌京堯。

凌京堯擔任偽職以后,小規模的送往迎來,也免不了參加。有一次,日本人要他穿上日本軍服,去醫院慰問日本傷兵。那時,來找京堯的已不是烏木陽二,而是更為彬彬有禮的文化官員。

京堯聽到這個命令,本能的反應是不能去,可是,怎么樣能夠不去?他和蘅芬商量,想出了一個喝醉酒的辦法。京堯本來是懂得酒的,還曾為酒寫過文章,說各種的酒在各種不同的程度上是人不同的朋友。卻沒有想到,它可以幫助他逃脫奇恥大辱。

在規定去醫院的那一天,他喝得爛醉如泥,根本站不起來。再加上煙癮發作,眼睛都睜不開。日本人來看了,哼了一聲,把已經送來的日本軍服帶走了。大概因為有更顯赫之名的大文化人,積極參加了日本人規定的活動,他們對于凌京堯這樣的人物就不大關心了。

(《北歸記》第二章第二節)

抗戰勝利消息傳來,凌京堯為之高興:

勝利的消息傳來時,他衷心高興,他覺得自己的苦難到了頭。軍警來逮捕他的那一刻,他笑了兩聲,被人喝住。被捕半年以后,依法審訊判決,判他有期徒刑八年。他雖擔任偽華北文聯主席,并沒有做任何實際的事情,總是在煙榻上打發日子。

人問他是否要上訴,他又笑了兩聲,說:“我要說判得太輕了。”他知道這八年他是挨不過去的。刑期的長短對他意義不大,他覺得他對不起一切人,他在煙燈上燒盡了自己,在酒精里化去了自己。

(《北歸記》第二章第二節)

入獄之后的凌京堯,病重住進香山腳下的一個教會醫院。孟弗之前往醫院探望,凌京堯的妻子岳蘅芬。凌京堯見到孟弗之,斷斷續續說:“我等的就是這一天。我要對你們說,對不起。”他連說兩個對不起。孟弗之說:“你已經懺悔了,我們都了解你。安心吧!”

凌京堯最關心的是與他脫離父女關系的女兒雪妍:

京堯望著蘅芬,蘅芬用了很大力氣說:“她在哪里?我們的女兒雪妍她在哪里?”弗之定了定神,橫下心來也用了很大力氣說:“我想你們已經猜到了,三年前,她因為給阿難洗尿布,跌進河里,后來就葬在那個村子里,那是一個很美的地方。”弗之提高了聲音說:“你們的外孫已經三歲多了,現在在絳初家中。衛葑已經和澹臺玹訂婚,你們又有了一個女兒。”弗之鼓足勇氣說了這一段話,覺得好像走了幾十里路。蘅芬的眼淚滴濕了京堯的被子,京堯閉了眼睛神態安詳,輕聲說:“我知道了,我可以去了。”接著又喘息起來,斷斷續續地說:“我要告訴你們,”他又喘息,然后又說,“我——凌京堯——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說了之后覺得還不夠,又奮力睜開眼睛大聲說:“我愛中國。”他用完了他最后的一點力氣,閉上眼睛松開了手,他去了。

(《北歸記》第二章第二節)

走進一九四七年,宗璞在小說中寫到四月份子蔚和惠杬的婚禮,是在東交民巷一個教堂舉行:

一周后,子蔚和惠杬的婚禮在東交民巷的一個教堂舉行,這是天主教堂。他們都是無神論者,但惠杬喜歡教堂的氣氛,有時也去做禮拜。她覺得只有在教堂舉行婚禮才夠莊嚴,天主教或基督教對她是一樣的。

這座教堂不大,但很秀雅。他們兩人都喜歡這建筑,又都喜歡教堂音樂,選用了一首圣歌。

婚禮只有四位賓客:鄭惠枌和趙軍徽,孟弗之和孟靈己,孟靈己是碧初的代表。另外還有一個小合唱隊,是北平藝專的師生組成的。惠杬穿著白緞本色團花旗袍,長及腳面,還有一件同樣料子的披肩。腳下是一雙銀色淺口高跟鞋。頭上仍梳著高髻。

(《北歸記》第四章第二節)

探望宗璞幾天之后,我走進東交民巷這座修建于一九〇一年的這座教堂,拍攝一組照片。我仿佛可以想象,七十一年前那個日子,無神論者的婚禮在這里舉辦的景象。在他們二人的婚禮上,走出一個人是冷若安。宗璞筆下寫到,他吟誦的是納蘭容若的詞,婚禮以此而達到高潮: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今得執手成連理,偕老霜鬢。

宗璞《北歸記》筆下,呼喚民主、自由是那一代年輕人的理想。《北歸記》第五章,正是以“自由”這首詩,激發所有人的想象:

狂風撼動了參天大樹

撕破了厚重的霞裹云裳

快樂的歌聲高聲唱

自由 自由

讓心靈無拘束

讓頭腦無屏障

自由 自由

讓大寫的

人 呈現在藍天上

合子舉起手臂大聲朗誦:“自由,自由,讓大寫的人,呈現在藍天上!”若安也念道:“自由,自由,讓大寫的人,呈現在藍天上!”又說道:“這詩是誰寫的?”合子指指嵋:“她呀。”嵋忙道:“其實,是受爹爹的啟發,和合子合作的。”

(《北歸記》第五章第三節)

宗璞終于為《北歸記》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2007年1月宗璞研討會上,鐵凝宗璞合影,李輝攝

西南聯大,民族文化的薪火相傳

二〇〇二年開始,我一直是吉林衛視“回家”的策劃人。二〇〇五年,終于請宗璞成為“回家”的主人公,走進北京大學的燕園,拍攝她的寫作情景,請她談西南聯大,談小說創作,談她與父親的情感,談她所經歷的政治漩渦。

最終,落筆在她開始創作的“野葫蘆引”系列。讀她與“回家”劇組的對話,可以體味他們一家如何走到云南,昆明時期八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聯大附中的學習生活,一直到開始動筆寫八年抗戰的那段歷史……

宗璞“回家”播出時,片名為《病后余生》。開篇解說詞敘說宗璞在燕園與父親的故事,敘說自己十歲那年離開北平南渡昆明的一路行程,敘說“文革”經歷,敘說晚年開始創作“野葫蘆引”的故事……轉眼十三年就過去了,當年拍攝宗璞的情景卻歷歷在目。

幸好當年有這一次詳細的交談,宗璞為我們留下南渡、北歸的八年故事。細細品讀,可以感受硝煙彌漫的抗戰期間,昆明西南聯大師生們的諸多精彩故事。

宗璞回憶,當年一家南渡,是朱自清先生到越南北部的海防港前來接他們:

母親帶了我們四個孩子。就是從天津到香港,你好像,我們已經談過這個事情,就是朱(自清)先生到海防來接我們。在一個飯館里面吃飯,吃飯他的上衣和帽子都被小偷偷走了。

我父親從長沙到昆明去的時候走桂林,走過一個關叫木南關,在車上他把手放在車窗上,當時司機就叫大家,要關車窗叫大家把手都拿進來,別人都很迅速的,他就很慢,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這個手已經傷了,后來給我講這個事情,說別人一聽見說要把手收進來馬上要照著做,只有你爸爸要考慮,說這個抽象意義是什么,意義是什么,想了半天呀等他也想清楚胳膊也撞壞了。

當時聞(一多)先生是參加那個步行團呀,很艱苦的,那個是很艱苦的,從長沙一直走到昆明,和學生一起步行,走了一百天呀,三個多月。

(宗璞“回家”場記摘錄)

走進昆明,十歲的宗璞上西南聯大附中。她曾在蒙自住過幾個月時間。從蒙自,到昆明,八年的生活,一切都留存宗璞心中,從未忘懷。這也是晚年的她,以巨大毅力寫八年抗戰故事的至為重要的原因。宗璞敘述在蒙自、昆明期間的經歷:

我的少年時代是在昆明,我是上聯大附中,現在也算聯大的校友啊,現在連聯大附小的小朋友也算聯大的校友,老校友一個個的都沒有了。那一段的時光是一生中很重要的,也是和全國人民一起經受這個八年的這個抗戰。

我覺得那個時候,那種精神啊,還是非常可貴。雖然生活很艱苦,可是好像沒有人想說,我要去躲避這個艱苦,想一個什么招去躲避這個艱苦,能夠很坦然的就在那種生活里頭,過得還很快樂。因為有一個抗戰必勝的信心。因為覺得我們這個生活是非常有意義,對我們的國家非常有意義。

我回去過好幾次了,去過好幾次了,我回去,每次去都要去看自己住過的地方。就是龍頭村,住的時間很久的。在鄉下,就是,我說過我們住在一個豬圈上,起先是住在一個豬圈上。后來搬到一個廟里。如果這次要回去的話,我要去看蒙自。

因為幾次回去都沒有去蒙自,我們到云南最先的一站是蒙自,在蒙自住過兩個月,才到昆明。因為最初,西南聯大到昆明的時候校舍不夠,就把文法學院放在蒙自,以后建立了校舍又搬回昆明。

那個時候雖然生活很苦,可是大家還是精神上很蓬勃向上的,還是很高興的,應該做的是,那個時候我是一個少年,一個少年人應該得到一切的教育,家庭,這些我并沒有失去。大人都是非常努力的在工作,比如像我父親呀,像聞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一些老一輩,生活很苦,可是他們一方面教書,一方面寫作,從來好像沒有浪費光陰,總是很認真負責的在做事。

我常常記得我們那個時候用那個菜油燈,我并沒有寫到書里去,因為也有電燈,也有煤油燈,有的時候什么也沒有了就用這個菜油燈,就是一個小盤子,你們可能沒見過,一個小盤子,一個竹的架子,就是點這個幾根燈草,《儒林外史》里頭點那個燈草,點那個菜油燈,出一種煙,很黑的。

我記得小的時候,我們是有傷風感冒,我母親就把這個,就用那個煙呀來揉這個鼻子,那就弄的滿臉都是黑的。我父親寫他的《貞元六書》,常常是在晚上,因為白天他常常要教書,要工作,在晚上要點這個菜油燈,然后第二天滿臉都是黑的。

可是當時也并不覺得這個有多苦,我母親有一陣生病,病的比較厲害,常常不能起床,我父親來做飯,我們怎么來點那個爐子也點不著,他是用松樹枝呀,松枝呀編成一個很長的東西,然后把它盤在爐子里,這樣底下一點,上面放上炭,一點就應該著了。

可是我們就弄不好這個,總也弄不著,然后就弄的到處是煙,然后做飯也是,因為那個時候我比較小,我記得我和我父親做飯做的怎么也做不熟,可是也覺得挺好,也并不覺得很苦。

張岱年先生是我的堂姑夫,他就說我的母親呀特別能干,特別的會照顧家。他說馮先生作學問的環境呀,誰也趕不上。他說馮先生一輩子沒買過菜。我父親還是買過菜的,就是在龍頭村,在那個躲警報的那個鄉下。我母親生病的時候,我們一起拿一個籃子去趕集買菜,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比如說朱自清先生,因為朱太太在成都,有的時候他就一個人住,他后來得的胃病嘛,吃飯不太合時,就是遇見好吃的就要多吃。有一次走到一個什么地方,他一次吃了七個饅頭,因為很久沒有吃到饅頭了。

那個時候,他到我們家來吃炸醬面,他覺得很好吃,就吃了太多,后來回去他就告訴別的先生了。說馮先生家的炸醬面好吃,可是千萬別多吃,說回去脹肚,所以朱先生胃病一直沒有好。

在戰亂的那個環境里,一直沒有好吃的,可是大家對這種生活都是很幽默的看待。因為最主要的是要把學生教好,這是學校的責任,這就是最主要的,無論多苦,可是自己所擔負的責任不能放松,我覺得這個是我們老一輩在他們身上表現的很突出。

把學生教好就是把文化傳承下去,我們的文化不能斷,如果一個民族可以一城一池可以失掉,一個民族一個文化能夠傳承下去,他就是活的。如果整個的文化都消失了,那么他就要死了。老一輩的先生們,就是用他們自己這個心血在培養學生,就是要傳這個薪火。

(宗璞“回家”場記摘錄)


燕園三松堂

宗璞完成《南渡記》,重新開始寫《東藏記》,是在父親去世之后。歷時多年,二〇〇一年《東藏記》出版,三年之后,蔡仲德先生去世。談及這些往事,宗璞心態從容,并無抱怨。她說得好——“人生就是這樣”:

我沒有接著寫《東藏記》就是因為照顧我父。我父親去世以后,也是對我很大的打擊啊。然后再調整幾年,才寫《東藏記》。《東藏記》出版以后,先生又去世了,反正人生就是這樣,我覺得,也沒什么可抱怨的。

就是這是一個沒完的事必須把它完成了,種種的無論是身體有病還是外界的事情都是打斷,我從來沒有想要放棄它,所以一有可能就又繼續寫,就是時間拖的實在是很長。

不過有時候自己想想也還可以安慰,雖然慢了,總是在盡可能的向前走一點一點。有時候就原地踏步,不過再過一陣子又可以走一點,我想這個主要能堅持還是可以做完自己要做的事,就看老天能給多少壽命了。

我生病的時候我常常想起我父親,對我很大的鼓勵,我父親到晚年這個身體情況很不好了,就完全不能走了,就最后幾年坐在輪椅上,吃飯也,連吃飯嚼東西都比較困難,吃一頓飯要一兩個小時,可是就在這種情況下呢我父親還是堅持它的寫作。

每天上午一定的時間要進書房,他自己說他一進書房他的那些想法什么就來了,然后就口述寫文章,他寫文章就是不怎么要改的,寫出一段就很是一篇文章。我寫文章就是要反復的改。

我父親在西南聯大的時候他們說我父親是寫作機器,他們說講演,就是講一段話就是一篇文章,上課講一段話就是一篇文章。他到老寫作,當然不是像以前那么樣的這么順利呀,不過他就是能堅持下來,一直到他九十五歲去世,一直在他完成他的新編巨著。

幾個月以后去世,他做完了他要做的事,我覺得我有時候是要想起他的這種情況,無論有什么困難只要心里堅持一個目標,一定要這樣。

這個是一種責任,因為在這個國破家亡的時候,在我們整個民族最危難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救亡,去救國,現在這個歷史過去了,這個人的精神,當時那個歷史的,當時生活的真實情況,后人就有責任把它留下來,就是我說的這個整個的,我們一個民族的記憶應該鮮明的,我經歷的那一段歷史,我又是一個寫東西的人,那么我覺得我是有責任來寫,如果不寫對不起許多人那種精神。

《東藏記》好像寫的還不太好,我現在寫《西征記》覺得很困難,《西征記》很困難,因為究竟是沒有去過戰場,可是現在我要寫的事情是和我比較遠的,我在想我究竟有沒有這個本事來把它寫,后來我就想這個《水游傳》,施耐庵也是聽人家講故事,怎么能夠寫出那么樣好的書,我就有時候在那兒琢磨,比如現在寫《西征記》我就要想寫不止是寫戰爭,而且寫當時民眾對于抗戰的支持,比如修路,這一陣抗戰這材料你們都看到了,還有這個修了路然后又破壞路,來阻擋敵人的前進,這些老百姓,我想給它表現出來。

(宗璞“回家”場記摘錄)

宗璞寫“野葫蘆引”,“文革”的反思其實也在她心中。面對鏡頭,她的講述可謂痛切而悲涼:

禍國殃民就是“文化大革命”。死了那么多人,誣陷了那么多人,傷害了那么多人。歷史上還有前例嗎?巴金老人提出來要建立一個“文革博物館”,意思也是要像紀念抗日戰爭勝利這樣來來反省。“文化大革命”怎么反省就需要勇氣了。需要每一個正直的人的勇氣,避免以后的禍國殃民,它給我們國家帶來這么大的災難。這是我的想法。究竟死了多少人,傷害多少人,這都沒法算了。我覺得年輕人應該記住呢,還有怎么才能不發生這樣的悲劇,這個要大家動動腦筋,不能有發生這樣悲劇的土壤。

(宗璞“回家”場記摘錄)

五月二十四日,前往探望宗璞的時候,墻上掛著一幅父親馮友蘭為女兒書寫的對聯。我與宗璞,在對聯下面合影。拍攝“回家”時,宗璞說,她一直喜歡這幅對聯:

這個對聯我就很喜歡它,就是“高山流水詩千首,明月清風酒一船”。有一個說法,是說刻在曹雪芹硯臺背后,不過這當然不一定確切。我父親知道我喜歡這個對聯,就寫了這個書法,所以它前面有小字,璞女頗喜此聯為書之。

這個書法非常的秀氣,我覺得,我父親他沒有怎么練字的,他的字都是自己就是興致所至這么寫的。可是他自然的就有這么一種秀氣。他寫的時候已經是八十四歲了,寫的這個字啊有點歪,所以有的時候我就叫它斜聯,有點斜。這個雖然有一點斜,并不妨礙他的這個整個字的美。這個對聯也是一種意境吧。這種境界很瀟灑,很超脫,我父親也很喜歡,我們都喜歡這兩句。

(宗璞“回家”場記摘錄)

文章寫得太長了,就此打住。

這是六根推送的第3585篇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氣炸中甲青島紅獅球員倒地未判點,助教場邊怒罵+怒摔證件

氣炸中甲青島紅獅球員倒地未判點,助教場邊怒罵+怒摔證件

直播吧
2025-04-26 16:46:16
詹姆斯空砍38+10:連創歷史第一+末節三分三連中 最后半節0分

詹姆斯空砍38+10:連創歷史第一+末節三分三連中 最后半節0分

醉臥浮生
2025-04-26 12:27:44
記者:巴薩認為一切都太不真實了,目前不會作出公開回應

記者:巴薩認為一切都太不真實了,目前不會作出公開回應

懂球帝
2025-04-26 03:28:06
知名餐企被曝牛排是生的?商家:七分熟就這樣!門店數量超400家

知名餐企被曝牛排是生的?商家:七分熟就這樣!門店數量超400家

北京商報
2025-04-21 20:06:27
尊界S800內飾首次公開 主打一個土豪風

尊界S800內飾首次公開 主打一個土豪風

TechWeb
2025-04-25 11:48:15
心理學家研究了2000多張人臉,終于總結出了壞人都長什么樣…

心理學家研究了2000多張人臉,終于總結出了壞人都長什么樣…

詩詞中國
2025-04-25 13:14:14
上海這一夜,37歲劉亦菲天仙變“大媽”,穿了件丑衣服,太顯老!

上海這一夜,37歲劉亦菲天仙變“大媽”,穿了件丑衣服,太顯老!

老吳教育課堂
2025-04-26 10:44:04
交火第一天,印度迎來兩大外援,聯合國呼吁克制,中方也打破沉默

交火第一天,印度迎來兩大外援,聯合國呼吁克制,中方也打破沉默

起喜電影
2025-04-26 15:50:29
轟9記三分變字母哥絕配!雄鹿撿漏261萬神槍真香:利拉德需謝他

轟9記三分變字母哥絕配!雄鹿撿漏261萬神槍真香:利拉德需謝他

李喜林籃球絕殺
2025-04-26 15:53:17
CBA官宣遼寧VS廣廈G1名單:韓德君時隔13天復出 趙嘉仁賽季報銷

CBA官宣遼寧VS廣廈G1名單:韓德君時隔13天復出 趙嘉仁賽季報銷

醉臥浮生
2025-04-26 18:55:02
你遇到過超級主動的女生是啥樣?網友:為什么沒有女人主動接近我

你遇到過超級主動的女生是啥樣?網友:為什么沒有女人主動接近我

娛樂圈人物大賞
2025-04-10 00:30:23
打起來了,印度集結大軍,巴基斯坦通告全國,美俄英法或選邊站

打起來了,印度集結大軍,巴基斯坦通告全國,美俄英法或選邊站

暖心的小屋
2025-04-25 19:41:38
兩大英超天才帝星同時陷入球荒 身價都有1.3億歐 一人已淪為雞肋

兩大英超天才帝星同時陷入球荒 身價都有1.3億歐 一人已淪為雞肋

零度眼看球
2025-04-26 19:06:01
小米突然發布新機,7550mAh+驍龍8sGen4+IP69,僅售1999元起

小米突然發布新機,7550mAh+驍龍8sGen4+IP69,僅售1999元起

科技阿維
2025-04-24 21:07:48
這?綠軍隊記:季后賽三場比賽,魔術三次惡犯弄傷綠軍三名球員

這?綠軍隊記:季后賽三場比賽,魔術三次惡犯弄傷綠軍三名球員

雷速體育
2025-04-26 18:22:11
救不了就全殺掉!澳大利亞出動直升機搭載狙擊手,射殺750只考拉

救不了就全殺掉!澳大利亞出動直升機搭載狙擊手,射殺750只考拉

溫讀史
2025-04-26 17:55:44
當年舉報畢福劍的那位告密者張清:眾叛親離,過得好慘

當年舉報畢福劍的那位告密者張清:眾叛親離,過得好慘

新興網評
2024-12-11 21:02:46
南都直擊洲石路封路,居民回家或需繞行18公里

南都直擊洲石路封路,居民回家或需繞行18公里

南方都市報
2025-04-25 22:10:43
蔡正元遭裁定戴電子腳鐐,點名是賴清德要整他!

蔡正元遭裁定戴電子腳鐐,點名是賴清德要整他!

海峽導報社
2025-04-25 21:31:03
藥廠生意經勒沃庫森1120萬歐引進維爾茨等3人,現身價2.3億歐

藥廠生意經勒沃庫森1120萬歐引進維爾茨等3人,現身價2.3億歐

直播吧
2025-04-26 14:49:08
2025-04-26 19:36:49
å…­æ ¹ incentive-icons
å…­æ ¹
李輝、葉匡政、綠茶、韓浩月、潘采夫、武云溥
45文章數 5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90后男子搬磚9年攢200萬元蓋了別墅 如今說自己很后悔

體育要聞

去更大的舞臺追夢 專訪中國男籃國手楊瀚森

娛樂要聞

金掃帚獎出爐,包貝爾意外獲“影帝”

財經要聞

韓國的"宇樹科技" 是怎樣被財閥毀掉的?

科技要聞

李斌:對蔚來公司四季度盈利非常有信心

汽車要聞

充電5分鐘續航100公里 探訪華為兆瓦超充站

態度原創

健康
教育
藝術
旅游
手機

唇皰疹和口腔潰瘍是"同伙"嗎?

教育要聞

如何實現高質量育人與精準就業?近百所企業、高校與中學明日將共同“論道”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手機要聞

谷歌公布 4 月安卓版本餅圖:15 僅 4.5%,14 占 27.4% 唱主角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琼结县| 普兰店市| 唐河县| 固阳县| 大埔县| 桦甸市| 绥芬河市| 万山特区| 广元市| 资中县| 错那县| 新蔡县| 河南省| 阳西县| 武穴市| 巴里| 扶余县| 建湖县| 武乡县| 佛教| 平凉市| 象州县| 柘城县| 农安县| 剑阁县| 赤城县| 罗甸县| 莒南县| 霍邱县| 宜宾市| 南陵县| 三江| 普宁市| 宝清县| 花莲市| 恩平市| 呼玛县| 曲水县| 含山县| 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