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估計大家都膽戰心驚,目前看一場腥風血雨是在所難免,那么事情究竟會如何發展呢?本篇將從三方面給大家梳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記。
一,風險來自哪里?
目前看起來調整還沒有結束,周五中概股繼續調整,顯然市場的情緒還沒有得到緩解,由于納斯達克金龍指數采取的是加權算法,所以權重股的影響更大,而這個指數的十大成分股里面,排名第一的是阿里巴巴,而阿里也是恒生指數成分股當中這段時間漲幅第一的股票,換言之,今天中國市場還是有壓力。
眼下市場普遍的觀點就是算力方面的開支不及預期,對此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過,投資開支下降是必然的,因為DeepSeeK本身的亮點就在于降本增效,你要炒開支,那就要看老川是不是給力,他封了的話,我們這邊開支肯定會上去的!除此之外,只有等下一個DS產品了,看看是不是性能繼續逆天,說到底,這都是未知數,所以市場不買單了……
對于A股的調整,大家也不要談虎色變,A股每一輪大跌,只要機構不賣,回撤最多在20%左右,一旦機構參與砸盤,下跌幅度大多都會超過30%,甚至40%。最典型的是2024年1月底的小票危機,就是量化私募爆倉,導致流動性危機。還有2022-2024的白馬股陰跌,也是機構抱團后持續砸盤導致。
二,散戶如何應對?
說白了,真正對大行情有影響力的還是機構,所以只要內資頂住,機構不要跑路,就不會有太大問題。那么內資能不能頂住呢?其實這就不得不說管理層是高瞻遠矚,內資再怎么猛,拿的票也主要是權重,但是這一次權重是被狠狠地抑制住了。
滬深300可以走成一條直線,那自然是GJD拼命壓制的結果,也就是早就預計到了這一點,權重不大跌,市場就不會太難看,當然個股之前的吃相比較差,自然是要吐出來的,事實上這也符合管理層對股市的定位,基本盤穩住,個股漲跌那就是聽天由命了,畢竟股市也是風險市場。
有了這層分析,我們現在要明白的是該如何應對,其實當市場調整的時候,一種就是出來等待,一種是就是死扛,哪種更有利?如果你覺得這波行情的高點就是3400了,那么趁早出局,如果你覺得3400點不是終局,那就要考慮下手里的籌碼是不是要跑掉了?我肯定不覺得是終局,因為今年最重要的任務是提振消費,這是壓倒一切的。
三,機構在干嘛?
如果不離場,會做什么?其實很簡單,利用市場的不確定性,來制造震蕩,震蕩的本質就是機構在調倉換股,實現對個股的控盤,今年以來很多個股都有個特征,就是震蕩好幾個月,然后突然上漲個幾天,那么這種震蕩你要是看懂了,不僅不是風險,還是機會。
雖然多數人看不出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和散戶交易行為的不同,但實際早就有這樣的大數據統計工具了。簡單說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為」數據先保存下來,經過長期的積累后,再通過大數據模型計算,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為」特征了,大家看下面的數據: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數據系統中反映市場整體交易行為的「定級分區」數據,它反映了一段時間內機構大資金的真實意圖,在「定級分區」數據中,數字越小,代表機構資金活躍程度越高,。值得一提的是「一級區」和「二級區」反復交替出現,往往是機構實現了控盤。
大家來看下面這組數據:
這是今年超級大牛股「愛朋醫療」整體交易數據,該股從2024年7月底啟動,今天(2025年3月20日)再創新高,153個交易日當中,股價漲了170%,但實際上一共有134個交易日,股價都處于橫盤震蕩的狀態,真正上漲的時間也就不到20個交易日。
所以,如果看到了市場中正在發生的真實一幕,那不就意味著風險其實就是機會了嘛!
更重要的是,通過數據,我們知道目前市場中有大約不到1000家個股目前處于機構絕對控盤狀態,那么你在做出自己的判斷時,是不是會更有底氣呢?
真相很殘酷,但不知道真相會更殘酷。
本篇就聊到這里,關注老概,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