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理論中,腫瘤被視為全身性的疾病的局部表現,其發生、發展是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中醫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即人體的免疫力與抵抗力。正氣不足是腫瘤發生的內在基礎,如素體稟賦不足、年老體弱、他病遷延或診治不當等,易導致臟腑功能失調,陰陽失衡,從而感邪發病。此外,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入侵人體,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導致氣機紊亂,以及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或勞倦內傷,都是腫瘤形成的重要原因。
腫瘤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正氣虛損、氣滯、血瘀、痰濁、濕聚、熱毒等邪實,總屬本虛標實,多是全身屬虛、局部屬實的疾病。在診療上,中醫倡導扶正祛邪、辨證施治的原則,通過調整人體內部環境,恢復正氣,從而達到治腫瘤的目的。
中醫治腫瘤的方法多樣,包括藥物、針刺、艾灸、飲食療 法、情志療 法等,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并可作為綜合診療的一部分,與放療、化療、手 術等其他診治方法相結合,以提高其效果。
【專家簡介】
張勝國,中共黨員,主治中醫醫師,畢業于河北大學臨床醫 學部,經方與古典名方整合運用專家,行醫50余年;曾在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中醫醫院工作。師承于國家級名醫大師河北省名中醫、保定市國醫大師、專家組組長任琢珊名醫,國家級名醫大師、河北省名中醫保定市國醫大師、專家組副組長陳益云名醫的弟子,并得親授真傳!系統研習《傷寒論》《金匱要略》《千金方》《外臺秘要》等典籍,精研仲景經方與唐宋明清古典名方。遍訪民間名醫,融合南北地域流派(如孟河醫派、新安醫派)用藥精髓,深諳「經方為體,時方為用」之道。深研《傷寒雜病論》《千金翼方》《外科正宗》等典籍,精于經方抗腫瘤(如鱉甲煎丸、大黃?蟲丸)與古典名方扶正祛邪(如十全大補湯、歸脾湯)的協同運用。參訪全國腫瘤名醫,融合“扶正派”“攻毒派”“調氣派”學術精華,提出“固本清源、分期論治”腫瘤診療思想。
【專業擅長】
腫瘤并發癥:癌性疼痛、惡性胸腹水、化療后神經毒性
術后調理:胃腸腫瘤術后腸粘連、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等癌癥
放化療支持:骨髓抑制、放射性腸炎、靶向藥所致皮疹
特色專病:經方聯合免疫診治調控“冷腫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