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赤萍出生于1914年,江西省宜春市人,出生于一個貧寒的家庭。15歲的時候,周赤萍參加了家鄉的農民赤衛隊,開始參加各種革命斗爭。1931年,周赤萍加入了紅軍,成為紅四軍的一員。
加入紅軍之后,周赤萍進步很快,幾次戰斗后,他就因為表現優秀當上了班長。在這之后,周赤萍跟隨中央紅軍參加了中央根據地的歷次反“圍剿”作戰。期間,他還被送到工農紅軍學校學習,畢業后晉升為紅三軍團的一名團級政委。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周赤萍參加了長征,長征期間,因為部隊減員縮編,周赤萍由一名團級干部成為營教導員。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周赤萍又馬不停蹄地參加了東征、西征以及山城堡戰役,建設與鞏固了陜北根據地。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周赤萍進入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學習,畢業后他隨部奔赴山東。到達山東后,他擔任了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政治部主任、魯中軍區政治部主任等職務。值得一提的是,周赤萍雖然受教育不多,但他在參加革命后不斷學習,已經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在撰寫報告、動員有志青年參軍參戰、提升士氣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是抗戰勝利的功臣之一。
抗戰勝利后,周赤萍隨部奔赴東北。到東北后,周赤萍繼續從事政治工作,充分做好部隊的整訓。周赤萍在整訓部隊方面很有一套,他主要通過階級教育,充分發動群眾,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使得部隊充分認識到存在的不足,從而提高了部隊的整體戰斗力。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改編為47軍,隸屬于東野建制(1949年隸屬四野建制),周赤萍擔任了47軍第一任政委。在這之后,周赤萍隨軍進入關內,參加了平津戰役以及進軍中南的戰斗。進軍中南期間,周赤萍奉命留在湘西剿匪,他利用一年多時間完成了剿匪任務,鞏固了新生的政權。
1950年年底,周赤萍率軍北上,此后他擔任了東北軍區空軍政委兼志愿軍空軍政委,并進入朝鮮戰場,參加了抗美援朝。1954年,周赤萍返回國內,繼續擔任東北軍區空軍政委。次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成為開國中將。也是這一年,東北軍區改為沈陽軍區,周赤萍改任沈陽軍區空軍政委。
1958年,周赤萍轉業到地方,前往云南,擔任了云南省委書記處書記,主要分管云南的工業。不過,在云南工作一段時間后,周赤萍患上了重病,經過醫生診治后查明已經不再適合云南高原的工作了,于是周赤萍被調回北京,擔任了冶金部副部長。
在1966年開始的那段歷史時期中,周赤萍也受到沖擊,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工作。直到1969年,周赤萍受到重用,不僅當選為“九大”中央委員,而且被調到福建省,擔任了福建省委書記(第二書記)兼福州軍區政委。
1971年9月之后,周赤萍被隔離審查,他之所以被審查,主要原因是他在云南工作期間,曾撰寫過一篇回憶解放東北期間四野“101”的文章。被隔離審查之后,周赤萍一直被關押,直到1982年被免予起訴。此后周赤萍按照地師級待遇安置在福州,于1990年因病去世,享年76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