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四五歲時,我們玩套圈,套到了一只小雞,孩子特別開心。那會兒已是深秋。小雞毛茸茸的,在孩子腳邊嘰嘰嘰地啄飼料吃,孩子就像有了新的伙伴。
我們把它安置在紙箱里。孩子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小雞。放學回家也是第一時間看小雞還有沒有食物和水。
由于缺乏飼養家禽的經驗,小雞在一周內便顯得沒有精神,不再溜達走,同時開始拉肚子,不到一周小雞就S了。孩子看到小雞不動后哭得特別傷心。
那會兒跟孩子說,小雞生病S了,孩子似乎不理解我們說的s了是什么意思。同時沉浸在小雞閉眼睛不動的傷感情緒中。后來我們還特意把小雞埋在大樹下。
爸爸說帶他再買一只,孩子聽進了耳朵,停止了哭聲。
就這樣,反復三四次,我們不斷學習如何飼養小雞,終于把一只小雞養大。
這個過程中,最開始孩子會抱著小雞還能回來的想象中。經歷幾次以后,我想孩子明白了什么是S亡。因為后來,他還問過我,“人會S嗎?”
我很肯定地告訴他,“會”。
但也讓孩子明白,那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讓他不要擔心。孩子或許回想起了那只‘一直沒有回來’的小雞,心中難免泛起一陣失落。然而,這就是生命的真相。隨著年歲的增長,孩子也漸漸接納了這一自然法則。
談及此事之時,我并未給予他過多的言語慰藉,而是緊緊擁抱著他,輕聲細語地告訴他,要珍惜我們共度的每一刻,讓每一天都充滿歡笑與快樂。
再后來孩子仍然帶有一絲期盼地問了幾次關于S亡的話題,“人S了還會回來嗎?”“人能不能不S?”“我不想讓家人S掉怎么辦?”
雖然人的S亡像花開花落一樣是自然規律,但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水平的提高,人類的平均壽命正在延長,這表明我們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命的長度。同時還可以通過調節飲食、好好鍛煉身體來延緩衰老,保持健康。
總之,當問題來臨的時候,我們見招拆招,不逃避、不躲避。讓孩子明白這是生命的規律,我們雖然無力改變,但我們可以珍惜當下。
如果你被孩子問到這樣的問題,你會怎么回答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