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官方放出風聲,擇機降準降息。
大家等了一周,發現沒降,于是周五用腳投票,這一投,央媽出來喊話擇機降準降息。
又一次把大家的胃口吊起來。
周天還開了個會,具體的內容就不展開了,這類會從去年到現在一直持續不斷,要說有沒有有,肯定是有用的,要不然小米的家電就不會賣得那么好。
消費方向的政測大概率還會陸續出來,周期性弱的消費品大概率還會受益其中。
但是,和滬深300強關聯的大部分順周期還是很難起來的,因為后面連著的是房地產。
最近兩個月,地產無論是銷售還是價格都一直處于下行通道之中。
大家去看和地產強相關的螺紋鋼、玻璃就會發現,現實的需求真不行。內需型商品偶爾強勢,是因為有階段性的政策預期,只不過商品更多反映的是現實,預期的刺激只能支撐一兩個交易日。
而股指表現相對沒那么弱,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方面,市場對政策面仍較為信任;另一方面,經濟的結構性復蘇正在展開,盡管目前僅體現在小部分領域,主要集中在家電、消費電子以及受益于 AI 產業鏈資本開支擴張的相關產業。
此外,過去許多被低估的優質資產,正在逐漸恢復其合理的估值水平。這些優質資產大多集中在港股,例如騰訊、阿里、京東等消費型科技公司。之所以稱它們為消費型,是因為其本質上仍屬于消費領域,只是借助了技術優勢來提升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那么,大盤未來會怎么走?
關于大盤的觀點,我還是維持年初的看法,今年大概率是整體震蕩的一年,差不多在3000-3600之間。
3600上不去,是因為基本面很難出現更本性的變化,3000下不去是因為我們很難看到更差的局面。
但是在大盤震蕩過程中,肯定有能走出獨立行情的品種,現在A股每天都有創新高的品種,港股也是這個節奏。
今年,港股有幾只特別顯眼——泡泡馬特、小米、毛戈平、老鋪黃金。
這幾家代表了當前國內新消費的趨勢。背后可以拿出來說的共同點大致如下:高毛利、行業龍頭、伴隨高增長(預期)。
今天無意中又看到一個具備類似性質的公司,衛龍。
大概看了一下,毛利率接近50%,凈利率接近20%,在同類公司里,也是有絕對優勢的。
最近漲得比較快,是因為被納入了港股通,引來北水估值就上去了。
之前每天的交易額就幾百萬港元,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仙股,但人家一年的收入50-60億,2025利潤預估10-15億。
現在的估值300億,對應2025年的利潤預估就是20-30倍市盈率,也不便宜了。
如果有可能下來的話,還是不錯的選擇,按照目前的財務狀況和增長速度,加上南下資金的無腦式買入,給到40倍PE也很有可能。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最后講個事,微信以后講個股會越來越限制,有些東西就群里聊聊吧。+tutudan93,拉你進來,搗亂的勿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