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劉曉慶參加《她和她的故事》訪談節目,帶著一些先進的觀眾,讓人感受到了遙遙領先究竟是一種什么感覺,雖然貌美如花,賺錢能力一流,但劉曉慶一直都是不婚主義丁克主義,至于為啥結婚,大抵就是別人愛她太深,總是懇求她結婚,她本人又比較心軟,于是結了幾次婚也離過幾次,最終和現任很安穩,談及結婚,她覺得可結可不結婚,看自己需求,不能為了結婚而結婚,它是一種選擇,也強調孩子可生可不生,自己愿意生就生,但不能寄予厚望。
其實娛樂圈內,早就有10位大咖對于生娃這件事情見解透徹,如李健就說:“我覺得沒有必要延續自己的基因,沒什么了不起的,也不是什么瀕臨滅絕的物種,沒必要延續自己。唱歌的樸樹覺得“沒有把握將孩子培養成好人,”韓紅覺得“我自己還像個孩子,”這一點小編也深有同感,此外康輝、魯豫、張朝陽、金星、周迅、楊麗萍、謝園都見解通透,感覺普通人不必因為晚婚晚育過度焦慮,生命自有它的去處。
如果你還有疑惑,那么IU和樸寶劍的新劇《苦盡柑來遇見你》或許能給你解惑,它詳細的解讀了何為愛情,何為婚姻,何為養育之恩,一個普通家庭,稍微經歷命運的捉弄和生活的風險,就會變得貧困,從而無法支撐一個孩子的正常開支,而托舉一個孩子走上人才之路,卻是要費勁三代人的托舉,所以真的不能怪罪自己的孩子不成器,因為成才是需要極大時間的,何況,那么多優秀的人都沒有把握自己的孩子一定成器,身為普通人的我們,更該承認自己不是女媧,不是多么超群的人,哪有能力去確保一定可以塑造一個厲害的孩子。
劇里將人性和感情刻畫的很動人,也很細膩,很多淚點,也有很多觸動心靈的地方,比方說第三代愛純的孩子金明,從小被父母呵護長大,卻還是因為家庭條件以及親眼目睹媽媽在貧苦家庭受盡婆家欺負,而從小覺得自己過得是物質無法被滿足的生活,所以長大了給自己買了很多好看的鞋子,不貴卻多,只為了滿足小時候沒有滿足的物欲,她說:“我氣我媽那么窮,我氣都是因為我,她才會那么窮。”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互動都是彼此影響的,金明一直懂事不給爸媽添負擔,是一個努力上進有理想也很善良的孩子,但內心還是會有埋怨和不甘心,埋怨父母為什么沒有更好的托舉自己,為什么別人的孩子可以活得那么輕松?
可是在媽媽眼里,媽媽一直在能力范圍之內,給了孩子最好的食物和衣服,在媽媽的思想和年代,已經是傾盡全力,為此甚至反抗了那個時代的舊思想,結果到了新一代孩子這里,卻還是利用媽媽落后的思想攻擊了她,覺得她觀念腐舊,媽媽用她僅有的認知對女兒表達關心,卻被嫌棄對自己起不到實際的幫助,埋怨的話最終變成刺向媽媽的尖刀,但這一切全已經是父母能托舉的最高的地方了。人心是永無止境的渴求好的東西。
第一代,海女媽媽給了愛純勇氣,一定要她上學,表示不幸的只是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她的,所以她不要因為媽媽的痛苦而覺得苦澀,第二代愛純這里,在飯都吃不起的年代,她卻給了她奢侈的玩具車,不讓她干任何活,甚至打破封建迷信的東西,即便最后長大的金明怨恨媽媽的付出有限,媽媽也是在內疚沒有給予更多東西,才讓金明活得辛苦,但媽媽愛純年輕的時候也活得辛苦,也有很多沒有得到的東西,所以愛就是會讓人類永遠覺得虧欠。
但看了所有之后才發覺,三代才能托舉一個人才,2代媽媽的犧牲和奉獻,給了下一代孩子最好的選擇,所以才能從海里走到陸地上,再從陸地上飛到空中,有了金明出國留學,開始上班,甚至有了當社長的理想。
生孩子本該是讓她享受人生的,而不是承擔人生重擔,有了著一層含義,才會優生優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