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關于如何刺激消費的問題,現在已經上升到國家高度重視的層面了;已經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了。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國家最近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提振消費、來擴大內需、來發掘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
這樣的措施有很多,例如:禁止內卷式的競爭、讓大家多休息、不讓大家加班、各種鼓勵大家消費的措施也是層出不窮等等。
這兩天在刺激消費領域有個比較熱門的話題——關于消費貸的問題!
目前根據各種報道來看的話,消費貸的額度從最高30萬變成了50萬;還款期限從最高的5年變成了7年;利息最低的已經只有2.4%了等等。
簡單點說就是:為了鼓勵大家去消費,在發錢和發劵之間,最終選擇了優化發消費貸!
我們下面來研究兩個問題:一是,為啥消費就提振不上去呢?二是,發消費貸到底能不能提振消費呢?
第一個問題,我認為消費提振不上去的核心原因大概有三點!
首先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一個人為什么要消費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一是,人要想保持生存狀態、要想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就必須要消費,例如:吃飯是一種消費、穿衣服是一種消費、有個地方住也是一種消費。
二是,一個人要想發展也需要消費,例如:結婚要消費、上學要消費、生孩子要消費。
三是,一個人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也要消費,例如:買個好車、住高檔的房子、吃高檔的餐廳、去好玩的地方旅游等等。
但是一個人的消費是有高有低的,如果一個人僅僅為了維持最基本的生存而消費的話,那么這種消費就非常的低,大概一個月花個1500塊左右就可以活下去了。
這種消費模式就是大家所說的:不結婚、不生娃、不努力;僅僅是活著而已的消費。
說了這么多就是想告訴大家一個關鍵的問題:消費不行、消費無法提振的根本原因是很多人不愿意提高自己的消費需求、消費欲望了。
說得更加直白一點就是:現在大部分人的消費已經降級了,從發展型消費變成了基本生存型消費。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普遍消費降級現象呢?其實原因只有三點而已!
第一,很多人不是不想消費、不是不愿意消費,而是沒有錢消費;如果你每個月的收入極其有限的話,那么你就根本沒有擴大消費的物質基礎。
第二,消費跟對未來的信心是密切相關的。如果你現在每個月可以掙1萬塊錢,請問你一定會拿出來消費嗎?我看也不一定。
影響你消費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你能不能持久的保住每月1萬塊的收入;你會不會失業;你未來會不會降薪呢?等等。
簡單點說就是:如果你對自己未來的收入沒有信心的話,那么你肯定會選擇存錢,而不是選擇把錢拿出來消費。
第三,消費跟保障系統是密切相關的。
這一點我就不仔細說了,如果一個人的醫療、教育、住房、養老都有保障的話,我估計他就敢于消費,因為對未來的生活是有安全感的。
總之一句話,消費不足的核心原因就是:很多人收入不夠、很多人對未來沒有信心、很多人對未來缺乏安全感。
第二個問題:現在發消費貸能不能快速地提振消費呢?我個人的觀點是:發消費貸對短時間內提振消費肯定是有幫助的。
有很多人對未來是沒有長遠打算的、有很多人也是沒有太多牽掛的;這些人恐怕就會借錢來消費了,反正快樂一天是一天、快活一時是一時。
不排除有些人準備借了消費貸就不準備還了。
可是對絕大部分正常人來說,恐怕他們不太會去選擇大額度的借錢消費;因為借的錢始終是要還的,萬一還不上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其實消費貸的本質就是:借明天的錢來進行今天消費而已;一旦明天沒錢還的話,其實問題也是比較明顯的。
最后我再次重復一下自己的核心觀點:要想真正提振消費的話,要么大家現在都能掙到錢、要么大家對未來充滿信心、要么大家都能進保險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