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旅游地理消息(通訊員 許靈鋒)在云南省鳳慶縣,有一支致力于文化遺產保護的志愿者隊伍,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終身學習不忘本,保護文化在路上”的精神。自2021年1月起,經過精心策劃與籌備,鳳慶縣文化遺產保護志愿者服務隊于2023年1月20日正式成立,目前已有167名志愿者加入,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67場,參與人次達700多。
這支服務隊由原鳳慶縣文化和旅游局的一名副局長發起,5名核心志愿者共同參與籌建。服務隊下設總隊、支隊、巡查工作領導小組、黨員先鋒隊、青年團志愿者及文藝代表隊等多個分支,形成了完善的組織架構。其中,37名志愿者已在中國志愿者網上注冊為正式志愿者,累計服務時長超過4萬小時。
志愿者們來自各行各業,他們懷揣著對文化遺產的熱愛與保護的熱情,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在各級黨委的領導下,服務隊遵循自愿、防護、奉獻的原則,不斷完善管理制度,接受文物局的指導與監督。他們將自己命名為“公益110”,與多個單位合作,全面開展學習、宣傳、實踐、創作及救援等公益事業,助力鄉村振興。
服務隊的特色在于三點:一是文化遺產保護志愿服務,志愿者們義務巡查,與文物主管部門緊密合作,確保文物安全;二是強化管理,建立常態化的服務、穩定及激勵機制,加強日常管理與學習培訓;三是“公益110”模式,只要群眾或文博單位有需要,他們總能迅速響應,提供及時有效的志愿服務。
自成立以來,服務隊深入魯史古鎮、文廟、青龍橋等文博單位,開展義務巡查與法規宣傳,為挖掘鳳慶文化貢獻力量。春節期間,他們更是放棄休息時間,深入文保單位查看消防安全設施,確保文物安全。在一次緊急情況下,服務隊迅速響應,幫助茶農收起晾曬的干茶,贏得了廣泛贊譽。
此外,服務隊還積極組織各類活動,如國學知識講座、文化遺產保護座談會、文藝表演等,提升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與參與度。他們的事跡被多家主流媒體廣泛報道,成為鳳慶縣文化遺產保護的一張亮麗名片。
談及做公益的意義,一位志愿者表示:“文化遺產保護人人有責,傳統手工茶文化也需要我們傳承保護。只要大家需要我們,我們會為大家提供免費志愿服務,我們這支‘公益110’會長期做下去。”
目前,服務隊已帶動周邊群眾與干部200余人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巡查文博單位30個,志愿服務群眾700人次。他們的項目已在民政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發布,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傳承與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力量。
這支志愿者隊伍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對文化遺產的熱愛與責任,他們的努力與奉獻將永遠鐫刻在鳳慶縣的文化史冊上。
文化遺產知識培訓。
消防安全培訓。
活動留影。
文物保護實踐探索活動。
義務巡查。
責任編輯:程家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