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一場以“春暖寧洱·團結歡歌”為主題的2025年全國春季“村晚”寧洱縣示范點活動暨普洱市民族團結進步大舞臺系列活動,在普洱市寧洱縣茶源廣場拉開帷幕,活動以民族文化為紐帶,以歷史為根脈,通過視聽藝術與沉浸式體驗,生動詮釋新時代民族團結的深刻內涵。
本次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指導,中國文化館協會主辦,云南省文化館、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寧洱縣人民政府承辦。
寧洱縣,古普洱府所在地,是茶馬古道的起點,更是普洱地區民族團結的精神地標——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誕生地。“這里既是茶文化的源頭,更是民族團結基因的活態載體。”活動策劃負責人表示,以普洱茶為主線的茶源廣場與一公里外的民族團結園形成時空對話:74年前盟誓立碑的場景,化作舞臺上《團結謠》的童聲合唱;昔日的馬幫傳奇,在《馬幫情歌》的悠揚旋律中重現;那柯里古驛站商貿往來中的溫情,被花燈小戲《最美那柯里》賦予了新的時代注腳。
本次演出以“茶”為敘事主線,構建起三層文化維度:歷史記憶的喚醒、生態文明的彰顯、民族情感的聯結。開篇《鼓魂·鷴靈》中以激昂鼓點與白鷴鳥圖騰舞蹈,演繹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古老智慧;舞蹈《困鹿山曉》以皇家古茶園為背景,演繹茶山晨霧間的靈秀風韻;歌曲《歡迎你到普洱來》以歡快旋律與質樸歌詞,邀請四方賓客品茶香、賞風情;而貫穿全場的茶元素,從采茶舞姿到馬幫茶歌,無不印證著這片土地“以茶立盟、以茶通商、以茶和天下”的文化密碼。
活動現場設置古普洱府民俗大集,涵蓋茶文化體驗、民族非遺絕版木刻體驗、民族手工藝展示等體驗展區,將文化展示轉化為產業動能。
這場由群眾擔綱主角的“村晚”,成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生動課堂。舞臺上,演員傾情出演;舞臺下,游客、觀眾共品“民族團結茶宴”——這種“沉浸式”的交往交流交融,正是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生動實踐。
文旅頭條通訊員 姚夢溪 文
寧洱發布 寧洱縣文化館 姚夢溪 供圖
責編 劉榕杉
校對 湯雁玲
審核 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