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財富集團實控人呂奕涉及的村鎮銀行詐騙案是近年來中國金融領域影響重大的刑事案件之一。自2011年起,呂奕通過上百家影子公司滲透并控制了至少13家城商行、農商行及村鎮銀行,并長期利用這些金融機構,通過股權滲透、質押套現以及內外勾結與行賄等多種手段,控制銀行股權后,將其質押給其他金融機構獲取貸款,形成“借新還舊”的資金鏈循環。涉案累計超400億元,涉及全國六十余萬儲戶。
3月23日,阿里資產網顯示,中原銀行(股票代碼:01216.HK)11筆合計約11.06億股的股權正在以5.6折的“骨折價”拍賣,占該行總股本的3.03%。此次拍賣總起拍價僅為5.95億元,較評估價10.62億元縮水近半,且已是第三次掛牌,此前兩度流拍。
中原銀行此次拍賣的11.06億股股權涉及10家企業,包括開封市蘭尉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河南坤元商貿有限公司等,均為2022年中原銀行吸收合并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及焦作中旅銀行時,原股東持有的股份折股而來。這些股權自2022年起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主要因債務人拖欠廣州農商行貸款未還,且背后牽涉河南新財富集團實控人呂奕的詐騙案。
按照媒體報道,河南新財富集團實控人呂奕涉及的村鎮銀行詐騙案是近年來中國金融領域影響重大的刑事案件之一。
呂奕自2011年起通過上百家影子公司滲透并控制了至少13家城商行、農商行及村鎮銀行(如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開封新東方村鎮銀行等),長期利用這些金融機構,通過控制銀行股權后,將其質押給其他金融機構獲取貸款,形成“借新還舊”的資金鏈循環。例如,其控制的蘭尉高速公司曾以公路收費權質押,從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套取超20億元貸款。這種非法集資、股權質押套現等犯罪活動,時間跨度長達11年。
呂奕還通過行賄銀行高管獲取貸款便利。例如,鄭州銀行前副行長喬均安因收受呂奕2300萬元賄賂被判刑;恒豐銀行原董事長蔡國華也曾違規批準向其貸款35億元。
據警方調查,呂奕團伙通過非法轉移、侵占資金累計超400億元,直接導致2022年4月,河南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等4家銀行因賬外業務資金鏈斷裂,儲戶無法提現,引發全國關注。該事件按照媒體的估算,大約涉及全國六十余萬儲戶。盡管三年過去了,按照國家銀保監會有關部門披露的數據顯示,雖有自2022年7月起,河南銀保監局等部門分七批次,為涉案的河南、安徽五家村鎮銀行墊付43.6萬戶、180.4億元,但至今仍有存款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數十萬儲戶沒法取出數百億元的存款。
當年6月,許昌市公安局對河南新財富集團立案偵查,確認呂奕為首要犯罪嫌疑人。根據警方通報,截至當年8月29日,已逮捕234人。截至2024年1月,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對李筍、趙彩霞等20名主犯作出生效判決,但在2022年2月,呂奕在配合原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受賄案調查后,利用塞浦路斯國籍身份逃往美國。因涉案金額特大,時間跨度長達11年,社會影響惡劣,呂奕也被稱之為2022年度中國最知名的在逃犯罪嫌疑人。
再回到本次中原銀行11億股權折價拍賣事件上來。這些股權此前已兩次流拍。以河南海菱實業持有的2.43億股為例,首次起拍價為評估價的7折(1.89億元),二拍降至8折(1.51億元),此次三拍價格與二拍一致,但仍未吸引買家。
中原銀行自2017年港股上市以來股價持續下跌,截至今年3月,其股價僅0.3港元/股,較發行價2.45港元跌去87.8%,市值不足110億港元。即便此次拍賣價較市價有折讓,但按二級市場價格計算,11.06億股僅值約3.12億港元(約合2.8億元人民幣),而此次起拍價仍高達5.95億元,實際估值倒掛明顯。
提及中原銀行,就不得不提一下該行的貪腐及內控問題。自2022年以來,兩任董事長竇榮興、徐諾金及多名副行長、監事因違紀違法被查,涉及違規放貸、受賄等罪名。2024年,中原銀行因信貸違規、內控漏洞收到超10張罰單,合計罰款超千萬元。
從上述情況來看,不只是暴露了中原銀行股權價值的市場信心缺失,更折射出該行在資產質量、公司治理及行業風險上的多重隱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