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2個多月,已經顛覆了美國的價值觀,背刺盟友帶來的影響正在顯現,而且來得很快。
遭受影響最大的是美國的軍工業,僅僅因為F-35戰斗機合同被取消,美國就損失數百億美元。
由于特朗普政府承認F-35戰斗機存在“開關”,可以隨時關閉,讓F-35戰斗機變廢鐵,這導致大批F-35戰斗機訂單“黃了”。
葡萄牙直接宣布取消F-35戰斗機訂單,轉而考慮該戰斗機的歐洲替代品,加拿大宣布取消F-35戰斗機訂單,轉而考慮歐洲產品。
印度也放棄美國F-35戰斗機,選擇法國的艦載機,瑞士等國家也在考慮取消F-35戰斗機訂單。
而作為歐洲大戶的德國也考慮取消F-35戰斗機訂單,整個歐洲訂購大約200架,單價8000萬美元,加上長期維護,美國可能損失600億美元,而且對美國軍工產品質疑之后,以后各種采購將大減。
面對這個“窘境”,美國開始運作,宣布將向土耳其出售F-35戰斗機,還宣布德國將繼續履行100架F-35戰斗機訂單。
但德國并不傻,候任總理默茨是個強硬派,更喜歡歐洲“抱團”,而不是依賴隔著海洋,沒有信譽的美國。
特朗普一通操作下來,直接把美國軍工業干崩了,而且影響越來越大。
歐洲推出8000億歐元國防計劃,德國要砸1萬億歐元,加上歐洲各國增加軍費開支,原本特朗普算計著這些錢都將流入美國,結果玩砸了。
歐洲自己玩,不帶美國玩了,美國每年在歐洲防務上只花費280億美元,而歐洲購買價值1000億至2000億美元的美國武器。
如今,一切都變了,過去兩周就有350億美元的軍工合同被取消,新的合同永遠不會再有,歐洲8000億歐元的“重新武裝”計劃也不會再有美國軍工的任何份額。
與美國軍工業的低谷相比,歐洲軍工企業股價大漲,軍工流水線大量重啟,西班牙、荷蘭制造艦艇、波蘭兵工廠招聘夜班工人,法國啟封多家封存的軍工廠……
德國在二戰中就生產坦克、噴氣戰斗機,萊茵金屬、蒂森克虜伯集團、大眾、奔馳、寶馬等企業都開始生產軍用產品。
法國擁有達索、泰雷茲、MBDA(歐洲導彈聯盟)等企業,還有英國、芬蘭、瑞典等歐洲國家,老牌軍工企業都紛紛重啟,但很遺憾,美國喝不到任何一口湯了。
美國軍工業失去數百億美元合同,以后失去更多相比,馬斯克的星鏈也損失不少。
特斯拉股價暴跌,馬斯克口碑下滑,SpaceX等業務大幅波動,全球多個國家已經開始考慮星鏈的價值以及馬斯克的個人道德問題,最重要的是星鏈并非不可替代。
加拿大安大略省取消了價值1億美元的星鏈合同;
墨西哥電信巨頭卡洛斯·斯利姆取消了價值220 億美元的星鏈合同;
意大利擱置一項為期五年、價值15億歐元的星鏈合同(相當于取消);
還有更多國家考慮取消星鏈合同,甚至與馬斯克有關的各種品牌都遭遇損失。
這反噬太快了,特朗普團隊過分高估自己的能力,甚至認為美國可以掌控全球,結果被更多人拋棄了。
3月23日,媒體報道稱,加拿大計劃與歐盟簽署軍事安全和防務合同,有意購買歐盟提供的十幾艘潛艇、飛機和坦克。
加拿大工業還有很多優勢,包括無人機、衛星通信、網絡安全、機器人技術,以及日益融入加拿大大量稀土礦產儲備的供應鏈,加拿大不和美國玩了,誰損失了?
一些歐洲官員還在討論在美國激進的政策決定和系統性政策轉變的背景下,美元還是不是可以依賴的問題,這打擊的將是美國的“鑄幣權”,影響還是很大的。
相比特朗普心心念念的退出北約,或者使北約“腦死亡”,歐洲直接來個狠的,考慮在5-10年內取代美國在北約的位置。
歐洲主要大國已準備好接手美國保衛歐洲的角色,以避免美國退出北約可能帶來的混亂,預計這一變動將耗費數千億歐元,并需要數年時間。
英國、法國、德國和北歐國家是參與非正式但有組織的討論的國家之一,他們的目標是制定一項將財政和軍事負擔轉移到歐洲國家的計劃,并在6月海牙舉行的北約年度峰會之前提交給美國。
這下好了,歐洲主動不和美國玩了,特朗普原本想刺激歐洲增加國防開支,順便讓資金流入美國,讓美國再次偉大,狠賺一筆,結果翻車了。
美國軍工業慘了,美國信譽開始走下坡路,連特朗普團隊的馬斯克也遭到重擊,一些都開始走下坡路,反噬太快了。
一切都無法回到過去了,特朗普沒有使美國偉大,反而讓歐洲、俄羅斯偉大,這樣的人被選為美國總統,真是美國人的福報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