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車的普及
公共充電樁越建越多
然而,有不少車主吐槽
充電槍、充電電纜變得越來越重
甚至有人被充電槍擊中面部
縫了8針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少新能源車主
被充電槍“襲擊”過
從網友曬出的視頻中可以看到
車主在拔取充電槍的一瞬間
充電槍突然反彈
擊中車主的面部
猝不及防的一擊
讓車主的嘴巴受傷出血
最終縫了8針
對此,汽車品牌方發函解釋稱
這是由于該充電線纜處于扭轉狀態
線纜彈出釋放的扭轉力
造成充電槍頭砸向車主
事實上,有不少新能源車主
充電時曾與充電槍“斗智斗勇”↓
圖源:看看新聞KNEWS
有人被砸傷眼角和眉骨
有人扭傷手腕
還有車主把控不住充電槍
只能跟隨它轉圈
好像在跟蟒蛇搏斗
圖源:看看新聞KNEWS
充電線扭轉、纏繞
暗藏傷人風險
有記者走訪了多個快充站
發現線纜處于扭轉、纏繞狀態下
的充電樁不在少數
資料圖 圖源:城事特搜
不少車主表示
面對沉重的充電槍、粗壯的
快充線纜
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線非常緊,
你要用很大的力氣去控制住它,
不然它可能會回彈,
或者往車上彈也有可能,
不傷到人,也傷到車。”
“我覺得我已經勁夠大了,
可以做20個標準俯臥撐,
但有時候覺得真的是挺重的。”
資料圖 圖源:城事特搜
可即便如此
大多數車主在歸還充電槍時
只是將其直接插回充電樁內
并不會先把線纜理順
“理的話不太方便,
太重了。”
“能放回去就直接放回去了,
也沒有意識要理順或者怎么樣。”
車主們隨意插放
停車場的工作人員也不會
對充電樁相關的設施設備進行管理
“在充電的過程中,
其實也遇到過故障等情況,
停車場沒有相關人員進行維護,
只有我們去打客服電話進行溝通,
但客服的回饋也會比較慢。”
不僅是在拔取充電槍的一瞬間
有一些充電樁設置在
距離車輛充電口較遠的位置
車主插拔充電槍時,也比較費力
“有時候拎過來蠻累的。”
充電安全該怎么保障
不少車主都提出疑問
為什么充電槍、線纜
都設計得那么重?
有沒有辦法解決這一痛點呢?
對此,專家指出
高功率充電樁線纜因需承載大電流、
集成散熱及防護結構
普遍存在重量大、柔韌性不足問題
易因操作不當引發應力積聚
資料圖 圖源:城事特搜
“現在都追求高功率,
往往會用更粗的銅芯導線
以降低電阻和發熱;
功率高了,
散熱與防護要加液冷管道或隔熱層;
這還不算電纜內置通信線、傳感器,
例如漏電檢測互感器等,
這么多東西在里面,
當然要用加固抗彎折膠套,
如此大的重量,
一旦扭住,回彈力還是很大的。“
河南某充電設備供應商透露
鄭州部分場站已試點采用輕量化線纜
并增加“解除鎖定”語音提示
以減少用戶操作失誤風險
目前
行業內正在嘗試推出重量更輕的設備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魏思哲表示
未來可能會通過液冷的方式
來控制導線發熱
在保持電流通量的情況下
減少導線的重量
隨著超充技術普及
充電安全已成行業“必修課”
如何將安全基因植入設備研發、
運營管理與用戶教育全鏈條
將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命題
**如有侵權請與本公眾號聯系**
來源 | 大河報、新聞透視、重慶廣電第1眼、看看新聞KNEWS
編輯 | 胡啟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