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烏克蘭駐日本大使謝爾蓋·卡梅舍夫參拜靖國神社這一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這一行為不僅嚴重傷害了曾經遭受日本侵略的國家及其人民的感情,更是對歷史正義和人類良知的公然踐踏,完全是一種“欠揍”的行徑,毫無值得同情之處。
靖國神社,表面上是一座供奉日本戰犯的神社,實則是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擴張的精神工具與象征。在那陰森的建筑中,供奉著包括東條英機等14名二戰甲級戰犯在內的眾多雙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這些戰犯在二戰期間,策劃、發動并實施了一系列慘絕人寰的侵略戰爭,給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帶來了史無前例的災難。南京大屠殺中,三十多萬無辜百姓慘遭屠戮;慰安婦制度下,無數婦女遭受非人的折磨;還有細菌戰、三光政策……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日本軍國主義不可磨滅的罪行,是亞洲人民心中永遠的傷痛。
而烏克蘭大使卡梅舍夫,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外交代表,本應肩負著維護國際關系準則、尊重各國歷史與情感的責任,卻選擇踏入靖國神社這一充滿罪惡與恥辱的地方。他的這一行為,無疑是對歷史正義的公然挑戰,是對那些在日本侵略戰爭中遇難者的二次傷害。從國際關系角度來看,他的所作所為違背了外交基本準則,損害了烏克蘭與曾受日本侵略國家之間的友好關系。烏克蘭在國際事務中尋求支持與合作時,這樣傷害他國感情的行為,無疑是在自毀形象、自斷前路。
或許有人會以“不了解歷史”為卡梅舍夫開脫,但這絕不是理由。作為一名外交官,在異國他鄉履職,最基本的功課就是了解駐在國的歷史文化以及相關的敏感問題。更何況,靖國神社問題早已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其背后承載的歷史傷痛與正義訴求,但凡稍有國際常識的人都應該知曉。卡梅舍夫的參拜行為,要么是出于對歷史的故意漠視,要么是別有用心的政治操弄。如果是前者,那他的失職與無知令人憤怒;如果是后者,那他就是在利用歷史傷痛謀取私利,這種行徑更加可恥。
烏克蘭在俄烏沖突中,一直強調自身的“受害者”身份,尋求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然而,卡梅舍夫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讓人們對烏克蘭的所謂“正義”立場產生了質疑。一個不尊重歷史、傷害其他受害國人民感情的國家,又有什么資格要求別人同情自己的遭遇呢?在追求自身利益與國際地位的過程中,烏克蘭不應忘記基本的道義與良知,否則,即便一時獲得某些國家的支持,也難以贏得國際社會真正的尊重與信任。
烏克蘭大使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不可原諒,其毫無值得同情之處。國際社會必須對此保持清醒的認識,共同抵制這種美化侵略、褻瀆歷史的行為,維護歷史正義與人類良知的底線,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
烏克蘭大使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是公職行為,代表著政府,是政府行為,也是挑釁中國人民的感情底線,就是欠揍,不值得同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