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作者|七步半
3月21日晚間,立航科技(603261.SH)發布重大事項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劉隨陽,被國家某縣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并實施留置措施。這一突發事件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疊加公司此前披露的退市風險預警,使得這家航空裝備制造企業陷入雙重危機。
據相關法律法規,各級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該機關主要職責是,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察,調查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據公告披露,現年63歲的劉隨陽,直接持有上市公司63.35%股份,作為公司創始核心人物,其履職能力直接影響公司治理。按照應急機制,經董事會半數以上董事推舉,由董事萬琳君臨時代行董事長職責。公司強調目前經營體系正常運轉,控制權未發生變更,但尚未掌握案件具體進展。
公告稱,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其他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均正常履職,公司控制權未發生變化,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經營情況正常,各項業務穩步推進中,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及子公司的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立航科技此前已拉響退市警報。根據業績預告,公司2024年度預計凈虧損6800萬至9400萬元,營收規模約2.73-2.93億元,扣除非主營收入后或低于3億元門檻。若年報坐實該數據,將觸發《股票上市規則》關于“凈利潤為負且營收不足3億”的退市風險警示條款,公司股票恐將披星戴帽。
從業務層面分析,這家主營航空地面設備、檢測裝備及零部件制造的企業正面臨行業寒冬。公告指出,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產品價格承壓,核心業務毛利率持續走低。盡管公司持續布局無人機起落架、專用裝備等新項目,但轉型成效尚未顯現。
履歷顯示,劉隨陽作為資深航空產業專家,職業生涯始于成飛集團,2003年創立立航科技前身。此次突發變故,正值企業轉型升級關鍵期。數據顯示,立航科技2022年上市后,業績連續兩年處于虧損狀態。2023年公司營收同比暴跌36.55%至2.35億元,虧損6831.02萬元;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營收規模約2.73-2.93億元,凈虧損6800萬至9400萬元。
幾天前,公司首次公開發行限售股解禁5120.77萬股,占總股本65.73%,其中有劉隨陽及其關聯方的股份涉及在內。
實控人被查與業績頹勢形成疊加效應,股票解禁加劇了大規模減持套現的市場擔憂,此時公司亟需通過改善經營、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措施化解危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