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直言:美國不希望俄羅斯和中俄走得更近。他還補充說,中俄之間的合作并非“自然”,“他們現在可能會很友好”。
【特朗普直言不想讓中俄走得太近】
這番話的潛臺詞很明顯:特朗普不希望看到中俄戰略合作繼續深化,正在試圖拆散這對“搭檔”。顯而易見,中俄的緊密合作,已經讓美國坐不住了。 也正因如此,特朗普自從上臺后就在加速和俄羅斯和解,進而分裂中俄。
在冷戰時期,美國為了對抗蘇聯,采取了“聯中制蘇”的外交策略:通過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削弱蘇聯的全球影響力。如今,特朗普似乎正在反其道而行之,試圖“聯俄制中”,即通過改善美俄關系,讓普京逐步與中國保持距離。
在他的邏輯里,即使中俄之間有緊密的經濟聯系,他仍然可以用商人式的交易方式,靠“利益交換”讓俄羅斯遠離中國。特朗普一向自詡為“交易大師”,他相信自己能在俄美關系上找到突破口。這一點,從美俄近期的接觸動向就能看出端倪。
不久之前,普京和特朗普進行了一次高層通話。外界普遍認為,特朗普在這次通話中對普京做出了重大讓步:原本美方要求俄軍在烏克蘭全境停火30天,但在俄方的壓力下,美國最終同意僅在能源設施附近停火30天。
特朗普此舉背后的考量不難理解:一方面,這有利于推動俄烏停火,這樣一來,美國就會能騰出更多的精力放在亞太地區;另一方面,如果美俄關系因此升溫,不僅有助于減少美方在遏制中國時的掣肘,還可能在關鍵議題上爭取俄羅斯的默許或配合,使遏華戰略執行得更為順暢。
【中俄合作不受外界干擾】
那么,面對特朗普的“橄欖枝”,普京會怎么選?
目前來看,普京的態度仍然是明確的。他曾多次公開表示,中俄合作是長期戰略選擇,不受外部因素干擾。
中俄關系的根本在于,雙方在戰略上存在高度互補。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特別是在能源、軍工、農業等領域,兩國合作已達前所未有的深度。
此外,美國對俄羅斯的長期制裁使得俄方無法完全信任華盛頓。普京深知,無論特朗普如何示好,美國對俄羅斯的遏制政策不會輕易改變。而在中國,俄羅斯可以獲得經濟支持、市場需求以及政治上的戰略縱深。
不過,盡管中俄關系穩固,但在現實政治中,國家利益始終是第一位的,俄羅斯不會無條件站在中國一邊。
如果美俄關系出現緩和,俄羅斯有可能在一些議題上與美國合作,比如軍控談判、能源合作,甚至在某些國際事務上做出象征性調整,以換取美國放松對俄制裁。
換句話說,俄羅斯不會站在美國一邊打壓中國,但也不會完全按照中國的利益行事。普京要的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中方多次表示美國挑撥中俄關系完全是徒勞的】
面對這樣的局勢,中國不能掉以輕心。盡管俄羅斯一直強調中俄合作是長期戰略,不受外部因素影響,但外交關系從來不是鐵板一塊,中國必須做好各種準備。畢竟,一旦俄烏戰爭停火,美國的戰略重心將迅速回歸亞太,而中國勢必面臨更大壓力。
那么,中國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局面,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損害呢?
一方面,中國仍然要保持外交上的靈活性,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特別是法國、德國等國的外交往來,確保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外交空間不被格局擠壓。
同時,我們也要繼續推動全球南方合作,深化與中東、非洲、拉美等地的發展中國家關系,形成更加多元化的戰略支點。
另一方面,繼續深化中俄合作,特別是在能源、軍事、安全及高科技領域加強協作,確保雙方在地緣政治競爭中相互支撐,形成戰略互補。
總而言之,當前國際局勢復雜多變。對中國而言,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俄羅斯的堅定立場上,而是要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確保自身在國際博弈中的主動權。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局勢的變化之中,立于不敗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