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企業,看重盈利能力。
而毛利率是企業核心業務盈利能力的直接體現,是由技術、品牌、規模等護城河堆砌起來的。
芯片,作為典型的硬科技行業,其中高盈利企業卻不多。
像華大九天這樣,毛利率大于90%的廠商鳳毛麟角,超過80%的只有芯動聯科、臻鐳科技等少數幾家公司,就連海光信息、寒武紀毛利率也才在60%左右。
但在半導體材料中,卻有這么一家公司,毛利率連續5年大于50%,是獨一份的存在。
它,就是安集科技。
可以看到,2019-2024年前三季度,安集科技毛利率從50.25%一路上升到58.56%。這個水平遠超北方華創、中芯國際、瀾起科技等各細分行業龍頭。
公司凈利率雖然波動比較大,但多數年份基本維持在30%左右,同樣領先絕大部分半導體公司。
那么,安集科技是做什么的呢?
生產芯片分為設計、制造和封測三個部分,而這些過程都離不開半導體材料的參與。
安集科技深耕半導體材料市場,產品包括不同系列的CMP拋光液、功能性濕電子化學品和電鍍液及添加劑系列產品。
而且公司的產品組合能廣泛應用于芯片制造和先進封裝過程中的拋光、刻蝕、薄膜沉積等關鍵工藝。
其中,CMP拋光液業務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2024年上半年營收占比高達84.39%。
拋光液,顧名思義,用于芯片制造的拋光過程中,起到研磨作用,使得晶圓表面變得平整。
在晶圓制造材料市場,拋光材料價值量雖然不高不低,占比大約6.57%。但國內能生產拋光液的公司只有安集科技、鼎龍股份和上海新陽等少數幾家。
而安集科技不僅是國內率先打破國外壟斷的公司,也是其中技術最強、市占率最高的廠商。
并且,安集科技已經成功進入中芯國際、華虹公司、臺積電、長江存儲等國際大廠的供應體系。
要知道,下游晶圓廠為保障芯片良率,對于半導體材料的要求極為苛刻,在上線使用前需要經過長期的測試驗證工作,并且上線后也需要較長時間才會逐步上量。
也正是技術壁壘和客戶驗證壁壘,造就了拋光液產品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安集科技的毛利率長期領先同行。
而這與公司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是分不開的。
2019-2024年前三季度,安集科技的研發費用率基本維持在20%左右,高鼎龍股份和上海新陽一大截。
在拋光液業務的助力下,安集科技業績不斷突破新高。
2019-2023年,公司營收從2.85億元增長到12.38億元;凈利潤從0.66億元增長到4.03億元。
一方面來自公司產品品類拓展和客戶份額提升,另一方面源于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整體呈上升趨勢。
2024年前三季度,安集科技再次刷新紀錄,實現營收13.12億元,同比上升46.1%,超過2023年全年;實現凈利潤3.93億元,同比上升24.46%。
那么接下來,安集科技還能保持增長嗎?
- 拋光液量價齊升。
量的增長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個是下游需求恢復增長。
2024年,芯片下游消費電子逐漸回暖以及汽車電子、智能物聯網等對芯片的需求持續上升。
2025年及以后,汽車智能化、AI與消費電子等產品的融合成為主流趨勢,將繼續促進芯片需求釋放。
每一片晶圓在生產過程中都會經歷幾道,甚至幾十道的CMP拋光步驟,拋光液的需求量必然隨之增加。
一個是芯片制程不斷迭代。
芯片制程越先進,生產難度越高,拋光次數越多,消耗的拋光液自然也就越多。
例如,14nm技術節點芯片制造工藝所要求的拋光步驟數將從180nm的10次增加到20次以上,而7nm及以下所需要的拋光次數甚至超過30次。
價升方面:
同樣地,芯片制程迭代,對拋光液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制程越小意味著布線越密集,需要研磨顆粒更小才行。
這也就使得拋光液生產商持續研發更新產品,拋光液價格將出現上升趨勢。
整體來看,2023年我國拋光液市場規模大約150億元,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00億美元。
安集科技有望憑借客戶、產品技術等優勢,從中獲得業績增量,也使拋光液國產化率再上一個臺階。
- 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除CMP拋光液外,安集科技生產功能性濕電子化學品,主要包括刻蝕后清洗液、晶圓級封裝用光刻膠剝離液、拋光后清洗液、刻蝕液等。
濕電子化學品也是半導體材料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價值量占比6.53%,與拋光液不相上下。
而這也構成了公司新的增長曲線。
2021-2023年,安集科技功能性濕電子化學品營收從0.91億元增長到1.55億元,年復合增速高達30.5%。
2024年上半年,公司該業務營收高達1.18億元,全年來看有望再創新高。
接下來,濕電子化學品的成長邏輯與拋光液其實是一致的,同樣存在下游需求上升、芯片制程迭代以及國產替代帶來的增量。
不同的是,安集科技的電子化學品正處于1-N的高速增長階段,比拋光液的營收增長更快。
最后,總結一下。
盈利能力是我們篩選優秀企業的重要指標之一。
安集科技的盈利能力是半導體行業中的佼佼者,甚至媲美海光信息。
就算是從業績表現、客戶資源、產品技術、成長性等多方面來評判,公司也同樣領先同行,有望走出過去北方華創的增長曲線。
以上僅作為上市公司分析使用,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