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網鬧得沸沸揚揚的“金秀賢、金賽綸事件”,大家關注了嗎?
上個月,韓國天才童星金賽綸被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年僅25歲。
然而這個月,媒體突然曝出內幕:
金賽綸是被自己的前男友,韓娛頂流金秀賢間接逼死的。
在了解事情的始末后,十點君仿佛看見了現實版的“霸道總裁愛上我”。
只不過在小說里,霸道總裁會為你物質撐腰,情緒兜底,護你方方面面的周全。
但在現實中,拿去給你撐腰的錢財,需要加倍償還;
提供的情緒價值,只是情感PUA的偽裝;
最初的避風港,到頭來卻帶來了更多的風雨。
同時,我也在金賽綸身上看到了無數女性的影子:
她們大都出身不幸的原生家庭,容易依賴男人和愛情。
并愿意為此無條件自我犧牲,步步退讓。
她們以為付出會換來珍惜與保護。
可實際等來的,卻是人財兩空。
如今回看金賽綸的人生開局,大概只有一個字能形容:
慘。
她是母親未婚先孕生下的大女兒,父親從未盡過撫養的責任。
由于單身媽媽的生存壓力太大了,導致母親患上抑郁癥。
甚至一度想帶著3個女兒跳樓自殺。
是金賽綸撕心裂肺地苦苦哀求,才讓母親下定決心好好活著。
但這件事卻成了女兒心中永遠的陰影。
后來,金賽綸的演戲天賦被挖掘,9歲就開始出演電影。
并順勢扛起了家里的經濟重擔,供養母親和兩個妹妹。
試圖用長姐的肩膀,撐起整個家。
可因為沒有背景,資源受限,她能選擇的角色大多是黑暗的:
自殺、性暴力、謀殺、綁架......
不僅如此,演員身份還讓她經歷了嚴重的校園霸凌:
鞋子經常被丟掉,只能光腳回家;
被邀請去參加生日聚會,但到了發現一個人都沒有;
回家路上的滑梯,寫滿了罵她的話。
最終,金賽綸被迫退學。
當年她母親曾說:
“女兒在電影中表現的深入骨髓的痛,并不是演技,而是自然流露。”
足以見得,金賽綸小小年紀就承受了遠超同齡孩子的痛苦與重壓。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
金賽綸的演技被廣泛認可,還成為了登上戛納電影節最年輕的韓國演員。
只要不出意外,她未來的電影事業將不可限量。
不過世事難料。
事業,本該成為金賽綸逆轉人生最重要的籌碼。
但這時,她遇見了“愛情”。
對方是一個大她12歲,成熟帥氣、有錢、有地位、有權力的成功男人。
如此“完美”的男人向自己表達喜歡,試想看看,誰能不心動?
雖然一開始金賽綸也拒絕了,因為覺得是對方的玩笑。
可男人再三承諾、發誓:
“我是真心喜歡你,想要保護你”、“以后我想和你結婚”。
糖衣炮彈最終攻陷了金賽綸的心防。
那年,她只有15歲。
也是從那時起,金賽綸的生活開始一路下滑:
先是在19歲時,放棄眾多大公司的橄欖枝,簽約了男友創辦的經紀公司,只因對方的一句:
“所有一切,我來負責,你不用擔心。”
隨后演戲資源一落千丈,從原本的電影咖,淪落為網劇小演員。
不僅如此,還成為了男友公司的免費勞動力:
培訓新人、演技指導、面試招聘......
干了一堆雜活兒,卻沒拿一分錢。
直到21歲那年,突然被男友分手。
她陷入了抑郁。
1年后,又因為一次醉駕,導致事業被徹底封殺,并欠下7億韓元的巨額債務。
只能靠去咖啡廳打工,賺些微薄收入。
當時前男友公司承諾會先幫她還債,并寬容地表示:
“不著急,你可以慢慢還。”
不曾想去年,公司卻突然逼債:
“如果無法盡快還錢,你將被起訴。”
金賽綸多次嘗試和前男友溝通,但都被冷處理。
對方甚至還把她的聯系方式曝光給媒體,引導媒體和大眾網暴。
她也因此,再次丟了工作。
最終,在巨大的現實和心理壓力下,金賽綸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記得曾看過一段話:
“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指的只是會做事,但心智成熟是很晚的。
尤其是女孩子,太容易被騙了。
因為從小沒感受過溫暖,又不懂人性。
別人隨便一點好就感動了,然后投入了一個錯誤的懷抱,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就像在這段悲劇里,金賽綸原以為自己遇見了“愛情”。
但到頭來才發現竟是獵人的圈套。
有一個殘酷的事實相信很多人都有感知:
原生家庭不幸的女孩,容易吃更多感情的苦。
且是五花八門的苦。
曾聽過一個有些心酸的故事。
一個女孩不顧家人反對要和愛賭博的小混混男友在一起,只因對方記得她愛吃韭菜雞蛋餡兒的餃子。
“在我過去的人生里,爸媽從不記得我愛吃什么,還總嫌棄我。
只有他,給了我從未感受過的溫暖。”
即便后來男生出軌了,女孩依然痛哭流涕地渴望復合。
“他曾經對我很好的......”
“被愛”在原生家庭中的缺失,導致女孩貪戀別人的一點小恩小惠。
就像是一個過度饑餓的人撲向了面包渣,卻沒膽伸手要一頓完整的晚餐。
可退一萬步講,即便女孩遇見了人品不錯的好男人,就一定會幸福了嗎?
也未必。
就像當年的伊能靜,在和庾澄慶的婚姻中,總是需要對方給她全部的關注和愛,為她的一切負面情緒兜底。
她會用各種辦法試探,想要反復確認對方對自己的愛;
會疑神疑鬼,過度糾結細節,一點風吹草動就擔心對方要離開自己。
會患得患失,突然崩潰大哭但不說緣由,卻又期待對方能讀懂自己,安慰自己。
這讓我想起了最近流行的一句雞湯:
“擰巴的人需要一個趕不走的愛人。”
只是從沒人說過,這句話是有前提的:
擰巴的人得先有自愛、自救的能力。
否則缺愛的內心就像條漏水的船,別人再多的愛意也會從心靈的縫隙中流走。
與此同時,因為沒見過真正的愛,很多缺愛的女孩會習慣性復制不健康的情感模式。
女孩小羊想在戀愛中找個能讓自己依賴的人。
因為在原生家庭中她是長姐,是不被愛的那個孩子。
她需要照顧好弟弟妹妹、有好成績、乖巧懂事,才能得到父母的肯定。
但每次她開始戀愛,最后都會因為對象太依賴她而分手。
原因就在于,她在原生家庭中習得了一種思維慣性:
“我只有不斷付出,才能得到愛。”
所以每次她只要一談戀愛,就會不自覺變成“照顧者”,過度付出:
“家務我來就好,你不用管了。”
“我只是一點點不舒服,不用麻煩你。”
“禮物太貴了,不要買了。”
久而久之,她便把對象培養成了不負責的甩手掌柜。
說來無奈。
原生家庭不幸的女孩,往往更容易遇見失敗的親密關系。
其中的關鍵并不在于無人愛她。
而在于她不懂得如何選擇愛、接住愛、經營愛。
話已至此,必然要再聊聊我們該如何自救?
答案是:
與其研究親密關系,不如先學經營自己。
永遠不要把愛情當成人生的救贖與唯一。
梁永安曾說過:
“我們的現實總是教育女人:
‘要經營好愛情、婚姻,不然會失去一切。’
但這是場謊言。
其實經營自己,比‘經營親密關系’更重要。
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時間。
當你盡早從關系中轉向自己,去面向更宏大的世界,圍著自己的生命火堆盡情起舞。
你才會感到幸福、快樂。
而且你也不會缺少愛。
會有無數熱烈愛慕的眼光在背后注視你。”
對于女人來說,最可惜的事情莫過于:
當你終于意識到自己在某個人身上浪費了一輩子的時間。
而這些時間,本可以讓你把自己經營地更有聲有色。
所以啊,學習經營自己,才是一個女人過得好的基石。
十點君準備了4條小技巧,希望能給到大家更多的幫助。
1、覺察與接納
承認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但拒絕把它視為宿命。
我們可以通過心理咨詢或是自學自我成長的書籍,像蘇珊福沃德的《原生家庭》、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等等,去理解自己的心理和行為模式。
2、重建自我價值
通過興趣愛好、事業成就去建立自己的價值感與自信,而非依賴任何人的評價。
3、建立支持系統
要盡可能豐富自己的支持系統。
可以是社交關系,像友誼、階段性搭子、鄰居、同事。
也可以是興趣愛好、學習、賺錢、副業。
總而言之,盡可能多地嘗試讓你覺得有成就感、滿足感、幸福感的事情。
把他們變成生活中的支點。
當我們內在的支點越多,抗外界風雨的能力就會越強。
4、學習健康關系模式
盡管鼓勵大家多花時間去經營自己。
但不可否認,一段好的親密關系也能帶給我們豐盛的滋養。
所以可以多觀察身邊的良性親密關系,或讀親密關系的書籍,學習良性關系的特質。
同時可以在關系中,不斷去明確自己的喜好、底線與邊界。
把經營關系當成實驗。
目的不是為了留住一個男人,而是為了學會更好地愛自己。
在文章的最后想和大家說:
真正的自愛,是允許自己是未完成品,帶著裂痕生長。
我們不需要完美才值得被愛。
此刻這個破碎的、敏感的、狼狽的、矛盾的自己,同樣值得。
請你一定要堅定的相信這一點。
點個,祝福所有女性都能擁有愛自己的能力。
你曾被糟糕的親密關系所困嗎?后來又是如何應對的呢?歡迎來留言區大家一起聊聊~
作者 | 肖肖,心里有人煙,筆下才有眷戀。
主播 | 夏萌,用我的聲音溫暖你的睡前時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