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計劃#
1927年,江西贛縣有一個大地主原本是當地有名的富戶,決定變賣田產,購買槍支助兒子加入紅軍。
誰也沒想到,這一決定深刻影響江西革命進程此后新中國成立,在地主兒子的助推下,雷鋒之名傳遍大江南北。
大地主選擇支持兒子,到底受了誰的影響?那地主兒子又是誰,經歷了什么才能率軍解放全省,可為什么又會與雷鋒有交集,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如果您也想知道,歡迎先點個關注。
世人對于雷鋒同志,自然是非常熟悉的,畢竟都在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當年在沈陽軍區的運輸連當駕駛員,因其頻繁的善行而受到戰友和老百姓的贊揚。
雷鋒樂于助人的行為,都被領導看在眼里,而且領導特別強調,樹立先進典型的重要性,因此發出在部隊中開展學雷鋒、趕雷鋒運動的指示。
這個慧眼識珠的領導,正是當時的沈陽軍區政委賴傳珠,他多次指示相關部門,安排雷鋒事跡的巡回報告,讓雷鋒因此成為全軍學習的典范。
可惜在1962年8月15日,雷鋒在執行公務時,因意外英年早逝,年僅二十二歲。
賴傳珠對此深感悲痛,為了緬懷和學習雷鋒的精神,他召集軍區黨委常委會,提議并成功推動國防部,將雷鋒生前所在的班命名為“雷鋒班”。
在1963年1月7日,國防部正式批準并同意,沈陽軍區隨后舉行盛大的命名儀式。
不久之后,《人民日報》刊登毛主席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緊接著不少資深革命家紛紛題詞,共同發起了學習雷鋒的倡議。
在此期間,賴傳珠負責編寫關于雷鋒的書籍,組織排演以雷鋒為題材的話劇,并在北京進行了演出,引發了全國范圍內學習雷鋒榜樣的熱潮。
雷鋒自此成為全國知名的模范人物,雷鋒精神也不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正是因為賴傳珠,雷鋒之名才會更快傳遍全國各地,可他為什么會付出這么多心血?
其實這和賴傳珠的經歷有關,他本是大地主家的兒子,可謂是衣食無憂,可是卻走上了革命道路,父親還傾盡家財相助,這到底發生什么?
1925年,上海發生了“五卅”慘案,十五歲的賴傳珠目睹工人遭到帝國主義分子殺害,內心感到憤怒,四處奔波進行募捐和游行示威,支持上海的罷工工人。
后來他積極加入了國民革命軍,積極宣傳北伐勝利,試圖通過戰斗來清除舊世界的不公。
奈何現實殘酷很快擊碎了他的理想,讓他親眼看見了革命戰友的悲慘犧牲,也親身體驗了國民黨的背信棄義。
盡管失望和憤怒在心中翻騰,賴傳珠并未頹廢反而更加堅定了要開辟一條全新的道路。
在此期間,他認識了地下黨員,頻繁與共產黨人交流,認識到只有徹底改變制度,才能真正改變底層人民的命運。
兩年后,贛州總工會主席陳贊賢被國民黨暗殺,全國陷入白色恐怖之中然而賴傳珠并未因此而畏懼,反而認清了事實,迅速脫離國民黨,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年輕的賴傳珠善于演講,很快組織起百人隊伍可惜卻遇到了一個極大的難題。
沒有武器,沒有資金,怎么繼續革命?
正當賴傳珠焦頭爛額時,他的父親賴家芳得知后,果斷地拿出多年積蓄,并說服親戚慷慨解囊,為兒子的革命起義籌集了大量資金。
但很多人都疑惑,賴家芳是當時的大地主,明明不愁吃喝,自保足以安全,為何要花大量的錢支持兒子,難道不怕國民黨報復嗎?
這要回到1910年,那時的江西省贛縣大埠鄉,經過幾代祖先的積攢,賴家芳通過辛勤工作累積財富后,購買了眾多農田、盈利可觀的鋪子以及寬敞的屋宅。
與眾不同的是,雖為地主,但與一般人心目中經常剝削農民的地主形象截然不同
雖然他出身不錯但一直關注民生,對農民疾苦深感同情,并且對貪官污吏的壓迫和剝削深惡痛絕。
他并沒有受過多少教育許西,為了不讓兒子賴傳珠重蹈覆轍,于是將六歲的兒子送進村里的私塾學習。
賴家芳并不希望,兒子局限在狹小的書齋中,于是便帶著他去集市等人員聚集地,見識人間萬象,感悟生活百態。
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年少的非常懂事,在十四歲時進入贛州的贛南中學,接觸了一系列進步書刊,在接受革命教育、投身革命上奠定了基礎。
如今得知兒子革命受挫,豈會袖手旁觀,于是決定傾盡家財相助,讓兒子加入紅軍,參加革命為國效力。
賴家芳購買了五十多支槍、上千斤炸藥和大量武器,還幫助兒子組織隊員自制了三十多門松樹大炮。
父子滿懷愛國愛民之心,帶著滿腔熱血投身其中,決心在黨的領導下奮斗不息。
可是革命之路并非坦途,在父子倆同心參加革命后,很快出現了意外情況。
1928年,賴傳珠在老家大埠組織農民暴動,隊員佩有紅布標記,手持各類兵器,只用一小時就占領周邊地區,捉拿當地的豪強地主,并成立贛縣南區工農革命委員會。
但革命的代價是慘烈的持續一個月后武裝暴動后他們因經驗不足、缺乏外援被國民黨軍隊武裝鎮壓了。
賴村參與暴動的上千人幾乎被血洗,賴家的財產被掠奪,房屋遭到焚毀,甚至連祖墳都被挖掘,賴家芳不得不逃離躲藏在信豐的鄉間田野
就這樣藏了三年,卻不幸被捕后,遭到殘酷報復和嚴刑拷打,逼他交出兒子的下落。
賴家芳寧死不屈,被敵人關入贛南監獄后殘忍殺害而母親受盡酷刑后,被拋在雨里淋了三天,沒人敢救治收留,最終可憐地活活餓死
至于叔伯長輩還有堂兄幾十人大多被活活打死或者關入監獄殘殺,只有賴傳珠一人幸存。
幾乎是全村慘死,家族被殺,賴傳珠痛心不已,可忍痛擦干眼淚,繼續投身革命,決心用生命捍衛信仰。
大埠起義失敗后,賴傳珠被迫離開家鄉,一路輾轉奔波千里,終于到了井岡山與毛主席率領的紅軍會師。
加入紅軍后,賴傳珠迅速適應新生活,承擔起保衛毛主席等領導的安全任務在湘江戰役中掩護主力突圍此后參加了長征,經歷無數生死考驗多次負傷堅守崗位
抗日戰爭爆發后,賴傳珠被任命為新四軍參謀長,協助葉挺組建和整編新四軍深入游擊區,組織南方紅軍游擊隊下山抗日
盡心盡力,被譽為新四軍的大管家直到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新四軍遭到國民黨頑固派的圍攻。
賴傳珠在突圍中身負重傷,但他堅持指揮部隊,最終成功突圍此后協助陳毅等人領導新四軍的抗日斗爭。
解放戰爭時期,賴傳珠參與了不少重大戰役,為東北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
1948年10月24日,賴傳珠帶領部隊參與遼西圍殲戰,經過一晝夜的急行軍,部隊在二十五小時內行進了二百五十華里,創下了東北野戰軍在黑土地上急行軍的最快紀錄。
最終在厲家窩鋪地區成功攔截了廖耀湘兵團,并發起了厲家窩棚阻擊戰,為徹底殲滅廖耀湘兵團立下了頭功。
1949年,進入戰略決戰階段我軍發起了渡江戰役,江西成為渡江作戰關鍵戰場。
在解放南昌的戰斗中,賴傳珠親自指揮部隊發起總攻率部解放贛西北和贛西南。
他帶領部隊從贛西北進入江西,一路勢如破竹,迅速擊潰守城軍隊的抵抗經過一夜激烈大戰,成功解放江西省會南昌隨后指揮部隊分兵追擊,迅速解放了江西全境。
對于其他將領來說,江西的解放只是全國解放戰役中的縮影,但對于在江西成長并目睹家族被殺害的賴傳珠而言,這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
經過二十多年的艱難困苦每日每夜的浴血奮戰,賴傳珠終于返回了家鄉,并親眼見證了家鄉的解放。
他的心中充滿回家的喜悅,不禁回想起過去的種種只是他不再是當年的地主兒子,而是成為了解放軍的高級將領,身后跟隨著龐大的軍隊。
當賴傳珠率軍進入家鄉贛縣時,村民們身著樸素的衣物,揮舞著自制的紅旗,自發地聚集在道路兩旁歡呼雀躍高聲呼喊著歡迎解放軍的口號。
這位從贛南紅土地走出的將軍用自己的雙手為家鄉帶來了新生照亮了這片曾經飽受戰火蹂躪的土地。
正如他的父親一般,耗盡所有家財相助兒子,用革命精神在兒子的心里深深扎根。
1950年4月,賴傳珠和司令員鄧華率領15兵團分批渡過瓊州海峽,成功登陸海南島在瓊崖縱隊的協助下,消滅了國民黨守軍超過三萬人。
新中國成立后,賴傳珠歷任不同重要職位,后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他革命一生的最佳注腳。
后來他在擔任沈陽軍區政委時,樹立雷鋒為先進典型,在人民中產生深刻影響。
1965年12月24日,賴傳珠在沈陽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五歲。
父親賴家芳雖是地主,卻用實際行動支持兒子的革命事業,這種無私支持是賴傳珠革命道路上的強大動力。
從地主兒子成長為開國上將,靠的就是對革命的堅定信念和對黨的忠誠這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學習。
聽到這兒,您有何感想,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參考文獻:
【1】人民網.《為樹立雷鋒榜樣付出心血的賴傳珠上將》.2023-03-06
2】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賴傳珠:從山溝里走出的開國上將》2016-07-27-
3】江蘇黨史.《樹立雷鋒典型的上將賴傳珠》.2020-04-0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