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阿育王每天都會為千名阿羅漢施食。一天,一位年輕沙門與其他一千位僧人一起進入宮殿。年輕沙門坐下后,仔細打量著宮殿的裝飾,又將目光停留在王后身上,久久不移。國王見狀,心中不禁升起了些許惱怒。
飯后,眾僧各自離去,國王留住了三位上座高僧,詢問道:“這個年輕沙門從何而來?姓什么、叫什么?拜誰為師?如果他真是沙門,為什么要帶他進宮?為何他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的王后?”
三位高僧回答:“這位年輕沙門來自天竺,師承某位名師,智慧過人,通達佛經,特地前來。他端詳宮殿,目光穿透至忉利天,這些行為并非心存雜念。大王您前世曾將一把沙土放入佛的缽中,堆得很高;而如今您每天為一千阿羅漢施食,福德深厚,功德無量。年輕沙門注視王后,并非出于貪念,而是因為王后在一萬六千位婦人中,容貌端莊,非凡美麗,無人可比。然而,她的壽命已到,七日后即將墮入地獄。人世間一切都無常,這就是他注視王后的原因。”
國王聽后大驚,急忙召來王后,請三位高僧為她皈依。三位高僧則勸道:“大王雖每日施食千僧,然而這些恩德無法開解王后內心的執念。您應該去請那位年輕沙門,由他為王后講解佛法,幫助她盡早解脫。”
于是,國王派人請來這位年輕僧人。年輕沙門來到后,國王與王后一同向他行禮,表示愿皈依佛門,祈求通過修行來減輕罪業。沙門開始為王后講述前世的因緣與見聞,闡述佛法的要義。王后聽后,頓時心生喜悅,毛發豎立,立即證得須陀洹道果。
原來,王后在五百年前曾是那位年輕沙門的姐姐,兩人曾立下誓言:誰先得道,必定超度對方。法師最后感慨道:“人若無前世因緣,便無法互解脫、相見,言語難以合心。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師父與緣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