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寺院,聽聞佛法、參禪打坐、誦經(jīng)念佛。對于一些人來說,這種現(xiàn)象顯得難以理解,他們可能認為這是無聊的舉動,或者覺得自己工作繁忙,等年老時再去學佛是否可行?
然而,回溯佛陀時代,有一位年老的婆羅門名叫再生,他在年老時才前來拜見佛陀。佛陀告誡他說:“再生汝今過盛位,至衰將近琰魔王?!币馑际?,再生已年老,年輕力壯的時光已過,現(xiàn)在想修行會變得更加困難。這一故事給我們的警示十分深刻:年老時能進入道場修行念佛的,通常是那些擁有大福報的人。大多數(shù)老年人,或者常年臥病在床,或者忙于照顧兒孫,難以保證在晚年能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去修行。
有些年輕人往往認為自己還年輕,修行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事離自己還很遠。他們忽視了年輕正是修行的黃金期,因為年輕時體力充沛、腦力旺盛、時間相對充裕,這時最適合積累福報和修行。正如俗話所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睍r光荏苒,百川千江終歸大海,便一去不復返。
同樣,若年輕時不努力學習,逝去的歲月無法挽回,等到年老時,只能感嘆自己一事無成,遺憾和傷悲無可避免。修行亦如此,如果在有機會修行時不加以精進,到臨終時再追悔莫及,也將遺憾終生。
“練兵千日,用兵一時?!背媚贻p時有時間、有精力,應多聽經(jīng)聞法,多行善事,多懺悔自己,積累善業(yè),消除惡業(yè),逐漸消除業(yè)障,開啟般若智慧,體悟佛理,并將其運用于日常生活中。
進一步地,我們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摩尼寶珠”,最終離開輪回,獲得真正的解脫。而這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修行之路,必須付出時間去沖洗和凈化,因此,越早開始修行越好。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人生幾十年一晃而過,面對時間的流逝與生命的短暫,是否會感到一絲的緊張與不安?生死事大,很多人忙碌一生,卻常常忽略了這終極命題。
出離心難生,菩提心難發(fā),但由于生活瑣事,許多人往往無暇修行。等到錢財和時間俱備時,身體或許已不再允許。若覺得修行還遠,那便是在與自己的人生賭一場沒有意外的賭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