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梳子姐
張文宏不僅僅是一個醫生,更是一個經歷過嚴酷考驗的公眾人物。
前幾年,他對醫學規律和醫學常識的尊重,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最近在一次公開講座中,張文宏醫生分享了自己的退休觀念,他說不想當一輩子牛馬,計劃干到60歲就退休,并且直言“該退休時就退休,給年輕人騰位置!”
“別看我今天還能連軸轉,60歲科里主任肯定換人,65歲門診牌子都摘嘍!”
“倒計時7年3個月零6天,夠你們接班的抓緊。”
“醫學是接力賽,我這棒跑岔氣了,后面全得摔跟頭。”
張醫生這種豁達直爽的性格和格局氣度,讓人欽佩有加,更引發人的深思。
因為醫生是一門經驗科學,外人眼里,醫生越老越有經驗,越老越值錢,所以很多門診都坐著返聘的專家,甚至有典型宣傳里講九十歲的醫生還能上手術臺做手術。
但張文宏并不這么認為,他反其道而行之,認為自己越早退休越能夠給年輕人留出更多機會和發展空間,越有利于科室的建設發展。
有位三甲的領導私下倒苦水說:“科里45歲的副主任占著坑,底下35歲的骨干上不去,人才斷層比新冠毒株還難搞。”
人才隊伍僵化,流動不起來就會一潭死水,于個人發展、于事業進步都沒有好處。
可是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退休年齡向后大大延遲,80后要干到63歲才能退休,這意味著將來會有一大群白發蒼蒼的老人占據著工作崗位,過了60歲體力精力都跟不上,還占在高層級位子上不能走,將成為不可避免的矛盾。
新陳代謝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規律,只有老的退出歷史舞臺,年輕人才能發揮出活力,創造出新的驚喜,在這個問題上,老年人應該充分放心、大膽放手,應該相信離了誰地球都一樣轉,并且還可能轉得更好。
張文宏無疑是難得的人間清醒,他心里清楚自己并不是唯一的權威,自己退一步后年輕人會成長的更快更好,比自己更強。
反之,若以學術權威的名義占據著位子,別人不得不給幾分面子,甚至捧到神壇上膜拜,如此僅僅滿足個人的虛榮和欲望,用長遠眼光看,于事業是不利的。
該放手就放手,該退休就退休,該到二線就去二線,張文宏的選擇超出了醫學領域范疇,值得所有人學習。
當然,退休并不意味著完全躺平,更不意味著吃喝等死。
相反,退休是人生的第二個春天,可以有更多自由去培養興趣,豐富夢想,充實人生,活出新的精彩。
誰都不可能長生不老,萬壽無疆,每個人都曾年輕過,也都會老去,直至死掉。
把進退看淡,比看淡生死還難。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道德經》中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面對名利、權力,知退知止方是智者。
-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