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大陸,王小波、蘇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實粉絲!
在臺灣,朱天文,唐諾是卡爾維諾不余遺力的傳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說他一直在準備談卡爾維諾,可是一直沒準備好!
卡爾維諾 “我們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騎士》《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這三個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個階段,關于人如何實現自我的經驗:在《不存在的騎士》中爭取生存,在《分成兩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會摧殘的完整人生,在《樹上的男爵》中有一條通向完整的道路——這是通過對個人的自我抉擇矢志不移的努力而達到的非個人主義的完整。
一次倔強的反抗,讓科希莫從十二歲起就決定永不下樹。從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樹上,卻將生命更緊密地與大地相連。是不是真的只有先與人疏離,才能最終與他們在一起?
02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
莉迪亞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發。父母深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莉迪亞的尸體被發現后,她的父親內疚不已,母親則一心報復。莉迪亞的哥哥覺得,隔壁的壞小子鐵定脫不了關系,只有莉迪亞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她很可能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關于愛與失去,以及我從未告訴你的秘密
就是她!征服歐美文壇的華裔作家!
憑借處女作奪得2014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1名
擊敗斯蒂芬?金、村上春樹等99位大牌作家,橫掃歐美所有榜單
◆2014 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 第1名
◆2014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年度最佳圖書
◆2014 Buzzfeed最佳虛構類圖書
◆2014《學校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圖書
◆2014《赫芬頓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2014《紐約時報書評》年度百佳圖書
◆2014《TIMEOUT紐約》年度十佳圖書
◆2014《奧普拉》15本年度必讀文學&虛構類圖書
◆2014《紐約時報》超級暢銷書
◆2014《書目》編輯年度之選
03
《包法利夫人》于1856-1857年間在《巴黎雜志》上連載,轟動文壇,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法當局對作者提起公訴,指控小說“傷風敗俗、褻瀆宗教”,并傳喚作者到庭受審,最終以“宣判無罪”收場,而隱居鄉野、籍籍無名的作者從此奠定了自己的文學聲譽和在文學的地位。曾有人問福樓拜,誰是法利夫人的原型,他答道:“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自己。”
04
《名著名譯叢書 荷馬史詩·奧德賽》是以特洛亞戰爭傳說為題材的“系列史詩”中惟一一部傳世的“返鄉史詩”。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用木馬計攻陷特洛亞城之后,率領自己的軍隊渡海回國。途中遭遇各種艱難險阻,歷經十年飄泊,隨行同伴全部遇難,只有他在女神雅典娜的佑助下,堅韌不拔地孤身一人回到久別的故鄉。
05
來認識一下歐維,這個59歲的老頭,脾氣古怪,帶著堅不可 摧的 原則、每天恪守的常規以及隨時發飆的脾性在社區晃來晃去,被背地里稱為“地獄來的惡鄰”。他每天一大早就四處巡視,搬動沒停進格線的腳踏車,檢查垃圾是否按規定分類,抱怨誰家的草坪還不修剪,詛咒那只掉了毛的流浪貓。沒完沒了 。
他想自殺。
直到一個十一月的早晨,當一對話癆夫婦和他們的兩個話癆女兒搬到隔壁,不小心撞壞了他的郵筒……
“讀這個故事,”《人物周刊》說,“你會笑,你會哭,會因此想搬到北歐去,因為那里的一切都更可愛一些。”這個發生在瑞典的故事,如生命慶典般絢麗斑斕,它讓我們思考,自己是誰,以及我們要如何過這一生。
有的人稱它是《一個人的朝圣》瑞典版,讀者評價它“令人愉悅又心碎”“搞笑之余讓你感動且哭得稀里嘩啦”“讀到一本好小說的感覺真好”!
這里有一個憤怒的恪守常規的普通鄰家老頭,一對話癆夫婦和話癆女兒、這里有一只掉了毛的亂蓬蓬的倒霉貓,這是一場人與人之間的迷人相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