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黛瓦的棲霞鎮每逢暮春便浸在杏花雨里,鎮東林宅的千金卻總愛在此時攀上藏書閣,臨窗遠眺細雨將石板路洇成青黑色。
林家乃江南有名的絲綢商賈,林老爺林震山雖是商賈之軀,卻極愛附庸風雅,書房里堆滿歷代典籍。他的膝下只有一位獨女,名喚若薇。
林若薇自幼便顯露出異稟:三歲識字,五歲能文,十六歲那年更是以一首《鷓鴣天·詠梅》驚動江南詩會,成了當地有名的才女。
可這般才情,卻成了她婚事的絆腳石——及笄后的說媒人踏破門檻,無數公子哥們上門,卻無一不被她說要切磋詩文時鎩羽而歸。
這不,林家老兩口見女兒上了藏書閣,便緊隨其后,開始勸說她要考慮自己婚事了。
"爹可知張敞畫眉的故事?"林若薇指著窗外開滿木樨花的庭院說道。"女兒不要什么舉案齊眉的虛禮,什么富貴權勢,只求個能有個懂我知我之人,讓后半輩子沒有那么無趣。"
林夫人聽了女兒的話,絞著帕子欲言又止,無奈的看向自己的丈夫說道:“老爺,要不就依了薇薇的想法,舉辦對聯招親的活動。”
林震山長嘆一聲:“既是如此,便擇日設下對聯擂臺,皆是若有你滿意之男子,只要不怕日后悔恨,許你嫁。”
“不怨,不悔”,林若薇堅定的說道。
八月中秋的月輪剛爬上林府的金絲楠木匾額,前院二十四盞走馬燈已映得青石地磚泛起暖光。
身著月白緞地繡花褙子,烏發高綰,玉簪斜插一支素銀步搖的林若薇,隔著緙絲屏風掃了一眼階下烏泱泱的人群,但見滿庭錦衣郎君或搖折扇故作瀟灑,或捧典籍臨時抱佛腳……
很快林府中小廝上前道:“今日第一聯,諸君且聽——月移竹影來窗畔"。話音剛落,便聽得此起彼伏的應對聲如潮水漫過庭院。
"這有何難!風送梅香入戶中!"綢緞莊少東家搶著喊道,腰間玉佩隨著動作叮當作響。屏風后卻傳來聲幾不可聞的輕嘆。
這時白衣書生陳著實步而出,青衫落拓卻神采飛揚。他凝視上聯片刻,朗聲應道:晚生對'人約黃昏立畫前'。"
滿座嘩然中,林若薇猛地攥緊袖中詩箋,竹影本無情,卻因守候的人平添三分纏綿,這般以人入景的巧思,倒是有趣。
林若薇并未就此滿足,她輕輕一笑,又給出了第二個上聯:“天機一線牽姻緣,緣起緣滅皆因果。”
“天機一線”既指月老紅繩的傳說,又暗含對聯本身的玄機;“緣起緣滅”則將佛理融入其中,將婚事升華為命中注定。更絕的是,全聯二十字中,“緣”字三現卻各具深意。
此聯難度明顯提升,眾人聽聞,皆面露困惑之色,一時之間,臺下鴉雀無聲。
陳著微微皺眉,陷入沉思,忽然輕笑出聲:“筆底春秋藏愛恨,恨生恨滅總關情。”
好聯,眾人不斷驚呼,將文人的筆墨與命運的天機相勾連,將愛情中的悲歡離合盡收筆端,有歷經滄桑的智者風范。
林若薇的眼中滿是欣喜之色,她對陳著的才華越發欽佩,心中的好感也在悄然間加深,此時緩緩說出了第三個上聯:"墨海游龍驚天地"。
這七字如千鈞重劍,既需呼應墨池浩渺,又要暗合龍騰之勢。陳著盯著廊柱上斑駁的云雷紋,對出了"筆山臥虎震乾坤"的下聯。
滿堂喝彩聲中,林若薇已芳心暗許,就這樣陳著憑借著自己卓越的才華,成功贏得了對聯招親。
三日后,林府張燈結彩。洞房內,新人合巹酒過三巡,陳著掀開蓋頭時,正撞上林若薇眼底跳動的燭火。
她忽將合歡杯擲向床榻,又萌生了考驗丈夫的想法。她微微咬唇,輕聲說出上聯:“雨過天晴雙峰秀。”
這七字旖旎如春山含黛,陳著望著妻子緋紅的耳尖微微一愣,旋即嘴角上揚,對道:“風平浪靜一湖春。”
此下聯不僅對仗工整,且寓意深刻,與上聯的 “雨過天晴” 相對應,描繪出了一幅風平浪靜、春光明媚的美好畫面,暗指夫妻二人今后的生活將和諧美滿。
林若薇聽后,頓時雙頰緋紅,愛意漣漣,羞澀歡喜之情溢于言表。二人緊緊相擁,沉浸在這幸福的時刻之中,開啟了他們美好生活新旅程。
--完--
林若薇的上聯,如果要屏幕前的你來對,會對什么下聯?歡迎留言討論。
喜歡中國詩詞、對聯、歷史的讀者,可以給我點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