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簡稱 ,后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
1937年8月22日,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并同意設立總指揮部。
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宣布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紅軍總政治部改為八路軍政治部,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鄧小平任副主任;下轄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和總部特務團。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120師師長賀龍,副師長蕭克 ;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
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斗序列(把各“路軍”改編為“集團軍”),并下達命令:將八路軍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總部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 。但八路軍的稱呼,仍被廣大指戰員和人民群眾習慣地沿用下來
圖:八路軍召開大會,大家知道空地上的武器名字嗎?
1944年春夏之際,美國著名戰地記者福爾曼·哈里森從重慶出發,突破重重阻礙來到革命圣地延安。
福爾曼在延安期間拍攝了大量關于八路軍的照片,包括八路軍參加戰斗、日常生活以及使用的武器裝備情況。延安作為八路軍當時的核心地區,駐守在這里的八路軍擁有最先進、最強大的武器。
圖:山坡上的一塊玉米地里,八路軍埋伏在這里,準備打一場伏擊戰。照片中我們能看到的武器裝備有擲彈筒、“歪把子”(大正十一式輕機槍)。
圖:三名八路軍戰士展示他們使用的武器,每人一把重機槍,型號是日軍九二式重機槍。
圖:一隊日偽軍即將經過伏擊點,八路軍戰士準備戰斗,重型武器是繳獲的日軍九二式重機槍。
圖:八路軍指戰員們使用的手槍,有駁殼槍、“王八盒子”(大正十四年式手槍)等。
圖:演習間隙,八路軍戰士坐在山坡上休息,人手一個擲彈筒。
圖:八路軍359旅旅長王震正在觀看一臺燃油發電機,對于當時整個延安來說,僅此一臺。這是1944年美軍觀察組帶來的,主要為搜集日軍情報,采集軍事氣象情報的器械發電,后送給八路軍。
圖:八路軍戰士們演習時休息的場景,每人配備了一把三八式步槍。
圖:毛澤東和彭德懷。這是兩人在接待美軍延安觀察組時拍攝的,兩人都面露微笑。
圖:正在戰斗的八路軍戰士,使用的重型武器依舊是九二式重機槍。
福爾曼·哈里森這樣描述1944年的毛澤東,“身材很高,肩很寬,大概有50多歲,但是卻好像還不到40歲。他的眉梢長著濃厚的眉毛,他那副長著兩道非常高起的眉毛的臉,由于兩只驚人的富于表情的眼睛呈現得非常活潑。”
1944年美國記者哈里森·福爾曼打破重重阻止,來到革命圣地延安。在他的鏡頭下,咱們能看到八路軍指戰員,以及英勇的八路軍兵士、民兵等。正是這些名貴相片,似乎將咱們帶回了那個風云激蕩的歲月。
賀龍和哈里森·福爾曼
表情嚴肅的聶榮臻
哈里森·福爾曼在向朱德介紹一個小物件,很像一個小鬧鐘
自行車偵察連的八路軍兵士
三名八路軍兵士正在研討機槍的瞄準器
三名八路軍兵士坐在門前
一名女八路軍宣傳員,正是她們的存在讓革命的火種傳播各地。
一名八路軍民兵,身上掛著的是自制的土雷。盡管武器裝備落后,但這名民兵臉上還是掛滿了笑容。
這些八路軍戰士身穿著軍大衣,這些物資正是在經過與鬼子的激烈戰斗后,繳獲的戰利品,對于物資短缺的他們來說,非常的有用,正好可以拿來過冬。
一支八路軍的部隊正在行軍,他們通過了一個獨木橋,水不太深,有的戰士干脆涉水過河,爭取加快行軍的速度。
1940年8月,八路軍將士們趁著早晨涌起了的薄霧,向井陘煤礦發動攻擊,照片中是八路軍的機槍陣地,他們正在與鬼子作戰。
當時八路軍生活艱苦,一般是戰場在哪家就在哪里,他們的伙食很差,而且都是蹲著就地吃飯。
這兩位戰士笑得很開心,臉上充滿了自信,能夠殺敵報國讓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國難當頭,女子也不落人后,積極參軍,這位女戰士穿著樸素,不過即使條件再艱苦,也無法遮住她的颯爽英姿,這才是最美麗動人的女子。
南泥灣的八路軍戰士們,他們即使是坐著,看起來仍然軍容齊整,把槍支靠在肩膀上面,看上去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
這兩位八路軍小戰士的年齡只有十二三歲,剛剛入伍不久,正在接受訓練,他們看上去斗志昂揚,渴望早日踏上戰場。
行軍打仗,條件太辛苦,在過節的時候,戰士們難得改善一下伙食,這是蒸的棗糕,戰士們和部隊的大廚正在出鍋裝盤。
這是一次戰斗后,八路軍將士發現了一個日方遺留的小女孩,他們找來了一位老鄉,請他把小女孩送還給鬼子那邊。
華北八路軍領導的敵后戰場軍民的生活面貌及戰斗場景。圖為我軍趟水奮勇攻擊興濟。
圖為八路軍騎兵出擊迎敵。
當年八路軍的騎兵部隊,和現如今的影視劇迥然不同。所乘戰馬除了部分繳獲自日偽軍外,還有很多農家的矮馬,武器裝備也是五花八門。很多情況下,步兵牽上一匹馬,練習幾天就算是騎兵了。
圖為民兵把土炮抬到山頂上。
圖為在反"掃蕩"中,八路軍艱苦轉戰。這是在戰斗間隙中休息的部隊。
戰斗在盤山抗日根據地的盤山民兵班,成立于1940年,
他們平時生產,有敵情時就拿起武器戰斗,在反"掃蕩"、保衛根據地等斗爭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圖為敵后武裝擊落并繳獲的日本飛機。
圖為八路軍指戰員向觀摩團展示繳獲日軍的武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