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手機中使用的存儲空間,以及電腦的SSD硬盤,其核心是3D NAND這種存儲芯片。
與其它邏輯芯片不同,NAND存儲芯片的進步,是不能無限的微縮芯片工藝的,比如不能說從10nm進入5nm、3nm這些。
因為研究表明,當芯片工藝達到一個極限,這個極限大約是15-18nm,然后當工藝越先進,工藝數字越來越小時,存儲芯片越不穩定。
而存儲芯片需要的就是穩定,所以不會無限縮小工藝。
既然不能無限縮小工藝,那如何來提高性能呢,廠商們采用的是3D 堆疊技術,也就是有了32層3D NAND閃存,64層、96層,128層,196層,232層……,堆疊的層數越多,技術越先進,速度越快,存儲密度越高。
曾經中國廠商長江存儲,是全球第一家量產232層 3D NAND閃存的廠商,比三星、美光等還先進。
然后美國害怕了,對長存進行打壓,限制半導體設備廠商們,將先進芯片設備賣給長存,限制其發展。
但是近日,知名機構techinsights對長存的ZhiTai SSD TiPro9000進行拆解時發現,長存再次突破,量產出了294層的3D NAND閃存,這或許也是全球第一家首發294層NAND閃存的廠商。
長江存儲是怎么做的呢?采用的是“Xtacking 4.0”技術,利用混合鍵合技術,將150層和144層的存儲單元混合拼接,直接鍵合(混合鍵合),使用兩塊晶圓,最終做到了294層。
這種方式,不僅能增加存儲密度,提高存儲速度,還能提升生產效率,更重要的是,不需要依賴先進的設備了,繞開了美國的封鎖。
前段時間,傳出消息稱,三星找長存授權,要使用長存的專利,指的就是這種混合鍵合技術,因為隨著存儲芯片的堆疊層數越來越高,直接在一塊晶圓上疊加多層,越來越難了,都是多塊晶圓進行鍵合,實現更高的層數。
由此可見,中國芯片技術是真的崛起了,美國的打壓,也許短時間確實造成了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卻逼著中國企業不斷的創新,最后實現了彎道超車,最終全面崛起,擺脫依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