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接連患癌,而且還先后去世,這樣的事情很多人以為只會出現在新聞里,可我作為醫生,在醫院親眼見過。
那個家庭的情況到現在還讓我記憶深刻,一家人平時沒什么大毛病,也沒有明顯的家族遺傳病,生活習慣也不算太差,可就是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先是父親查出胃癌,沒過兩年,母親又查出肝癌,后來連他們的兒子也被確診為直腸癌。
那時候我們整個科室都震驚了,大家都在問:這家人到底是怎么了?
很多人都以為,冰箱是萬能的,食物放進去就不會壞,就安全了。但我得實話實說,冰箱并不是防腐神器,它只是減慢了腐敗速度。
但一些蔬菜里的化學變化照樣會悄悄發生,尤其是某些種類的蔬菜,它們含有天然的硝酸鹽和硝酸酯類物質,在低溫貯藏時反而更容易轉化成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如果這些東西長期攝入,就可能誘發腸胃道黏膜的慢性炎癥,甚至誘發癌前病變。
菠菜久放后變“毒”
我有個患者,是位非常節儉的家庭主婦,幾十年如一日自己買菜、自己做飯,對飲食特別講究,尤其愛吃青菜。她最常買的就是菠菜,說是富含鐵,還能通便降火,每次都是一大捆買回來,洗好、焯水、分小份裝進保鮮袋,一下就放進冰箱里冷藏或者冷凍。
她自己覺得這樣很健康,沒想到幾年后查出胃癌。她特別不理解,說自己不抽煙、不喝酒、飲食清淡,怎么還會得癌?我問她最常吃的菜是什么,她說:“菠菜啊,冰箱里年年都有?!?/strong>
她就是典型把“好食物”吃成“毒源”的例子。菠菜這類葉菜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新鮮狀態下沒問題。
可一旦放入冰箱,哪怕冷藏,只要超過兩天,這些硝酸鹽在細菌或酶的作用下會轉化成亞硝酸鹽,而這種東西在胃酸的參與下,就可能和胺類物質反應生成亞硝胺,這正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明確定義的一級致癌物。
很多人以為焯水可以“鎖鮮”,但其實菠菜焯水以后如果保存不當,會加速營養流失和硝酸鹽降解,反而更容易滋生問題。
那個患者后來回憶,自己常年這樣保存蔬菜,家里人也吃這些剩下的菠菜,慢性接觸這些致癌物,胃黏膜的反復刺激就成為了癌變的溫床。不是說吃一兩次就會得病,而是日積月累,身體撐不住。
土豆變色別舍不得扔
我有一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是建筑工人出身,退休以后經常在家自己做飯,土豆是他最常吃的一種食材。他自詡對廚房特別有經驗,冰箱里經常有切了一半的土豆或者削皮的土豆片,用保鮮袋裝著放進冷藏,說是“省事”。
時間一長,他感覺肚子總不舒服,常年腹脹、反酸、噯氣,吃點涼的就腹瀉。到醫院檢查,發現是早期胃癌。
他當時完全想不到自己哪里出了問題,一問飲食習慣,我們發現他長期吃那種已經“變色”的土豆,切面泛灰綠甚至有時候有點發黑。
他以為是“氧化”沒事,但其實那是龍葵素正在逐步積累的一種表現。土豆雖然富含淀粉和維生素,但也含有龍葵素這類生物堿。這類物質在低溫或光照條件下容易活躍,一旦產生一定量,就會對胃腸道、肝臟造成慢性刺激,增加黏膜細胞突變風險。
特別是在冰箱冷藏區,溫度雖然低,但不夠凍結,反而形成了一個適合龍葵素緩慢積聚的“緩沖帶”。如果你是把削好皮的土豆切片后放進去,那氧化速度更快,變色更明顯,龍葵素也就越多。而長期食用這些低劑量“變質”的土豆,慢性毒性也能悄悄“打穿”胃壁。
這個男人最后明白了,是自己的“省事”養成了癌變的環境,他說自己從沒想過吃土豆也能吃出問題。
洋蔥冷藏容易細菌爆發
我碰到過一位辦公室女白領,特別愛自己帶飯,幾乎不吃外賣,每天早上都會炒幾個小菜裝進飯盒,洋蔥是她最常放的一種。
為了節省時間,她常常一次性切好一整個洋蔥,炒一半,剩下的放進冰箱,第二天繼續用。有一回她來醫院是因為總感覺嗓子卡卡的,胃也不舒服,檢查發現胃黏膜有慢性萎縮,還帶點糜爛。
她起初以為是壓力大導致的胃病,但排除了幽門螺桿菌、也沒什么服藥史,我就懷疑是不是她吃了什么長期刺激胃的東西。一細問,果不其然,是洋蔥放冰箱太久的問題。
很多人以為洋蔥“辣”所以能抗菌,但其實切開的洋蔥在冷藏環境下非常容易滋生假單胞菌等冷溫菌群。
這些細菌不會讓你立即腹瀉,但長期在體內積累,對胃腸道黏膜是一種溫和卻持續的刺激,甚至有研究指出,切開后冷藏超過48小時的洋蔥,其細菌總量可增加20倍,尤其在水汽不干的情況下更容易發酵,釋放異味胺類物質。
這些物質一部分也能參與亞硝胺的合成過程,尤其是與蛋白質類食物共同加熱時。那個白領后來才意識到,自己一直以為健康、規律的飲食,其實因為保存不當,反而成了胃病反復的誘因。
我告訴她,洋蔥要吃現切的,切開的就盡量當天吃完,不然你吃進去的不是“保健食材”,而是刺激物。
芥菜類蔬菜冷藏后“硫變”
我印象特別深的有一位年紀大一點的阿姨,特別喜歡自己腌雪里紅,她每次做完一大罐,吃不完的就小份放進冰箱。
她自己是覺得這叫“勤儉持家”,可每次吃了這些冷藏的腌菜后總覺得胃脹氣嚴重、腸道蠕動變慢,后來查出結腸黏膜增生,雖然還沒癌變,但已經有“癌前病變”的形態表現。我們醫生討論后發現,她吃的那些冷藏過久的芥菜類腌制菜,極有可能就是慢性刺激來源。
我告訴她:你不是腌菜吃多了,是放冰箱放太久的腌菜吃多了。她后來痛改前非,把冷藏菜盡量縮短到兩天內吃完,現在腸胃舒服多了,也不再“悶脹打嗝”了。
人啊,吃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吃了錯的東西,還自以為吃得最健康。如果你已經養成了“勤儉節省”的廚房習慣,也請記得,節省的是錢,不能搭上的是命。冰箱能存食物,不能存安全感。
愿你記住這四類蔬菜,也替你身邊的人提醒一句:冰箱不是保險箱,該丟的就得丟,該慎吃的就別碰。身體的底線,從每一頓飯開始守住。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關于冰箱久放的4種蔬菜您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葉婧.胃癌患者術后腸內營養期間引起腹瀉的危險因素及干預對策分析,中國醫藥導報,2024-05-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