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世界上首臺使用航空煤油的斜爆震發動機被我國科學家測試成功了。
而在中國科學家前后,爆震發動機已經很久沒有國家宣布突破了。
意外的是,在我國斜爆震發動機宣布突破之后不到一個月,美國一公司宣布,自己也測試成功了一款新的爆震發動機,這真的只是巧合嗎?
爆震發動機的出現對于高超音速飛行領域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它的推力相較于傳統發動機而言更大,運行也更加穩定。
我們測試成功的斜爆震發動機,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斜爆震發動機的燃燒效率很高,加長射程的同時,速度也大幅提升。
根據消息,我們的斜爆震發動機最高速度能夠達到16馬赫,也就是速度每小時20000公里。
速度的提升對于戰機整體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戰場瞬息萬變,有足夠的推力,將在戰場上的應用更加靈活,甚至是“即時打擊”。
第二,我們的斜爆震發動機相較于其他發動機,體積更小,重量更輕。這個特點意味著,斜爆震發動機在實際應用中,將會為戰機節省一些空間和重量。
這些空出來的,科研人員將會添一些更有用的設計,比如說增多載彈量等等,增加戰機的性能。
第三,我們的斜爆震發動機使用的是航空煤油,里面的技術不僅解決了點火慢的問題,還解決了能源儲存和成本問題。
可以說,我國斜爆震發動機的出現的確吸睛,就連外媒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戰機未來可能會迅速更新換代,他們則很難趕上。
然而,中國斜爆震發動機在2月26日傳出的好消息,美國普惠公司在3月份就公布了自己的成功,稱對旋轉爆震發動機的測試完成了。
然而,除了一則宣布自己成功的消息之外,它幾乎沒有披露任何相關數據。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此前發布的旋轉爆震發動機驅動導彈渲染圖
社交媒體披露出的消息只是和旋轉爆震發動機的優勢相關,但對于速度的提升,體積的壓縮等等什么的,美國都沒有公布。
出現這一情況有三個可能,第一,美國慣用的營銷手段,隱瞞一些數據或者公布一些不真實的數據來給人造成壓迫感。
2023年,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揭露,美國宣布的核武器數據是假的;2025年2月,又有消息披露,美國五代機的數據“縮水”了,推動比數據被多次修改。
環球時報:“美國核武器數據是假的!”
大眾日報:“猛禽”不猛?美國五代機數據“縮水”,中國渦扇-15或已超車
第二,就這么巧,我國科學家的成果和美國科研人員的就是前后腳。要知道,想要實現爆震發動機的突破非常艱難,動輒十幾年的時間是常態。
但美國在軍工方面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他們在突破之前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只能說恰好與我國宣布測試成功的時間差不多。
第三,我國科學家早前發表的相關論文,給了美國科研人員以啟發,由此才能迅速突破。
在香港《南華早報》的報道中也知道,盡管是2月份才宣布的測試成功,但相關技術早已經實現了突破,去年,我們還將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了出來。
論文成果是公開的,盡管沒有涉及機密,但按美國緊盯中國的動向,和美國擁有龐大的科研團隊的情況來看,美國在短時間內突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四對于我們來說就不太友好了,那就是美國通過某種不正當手段獲取了我國的核心機密。
在美國旋轉爆震發動機成功的消息出來之后,就有網友指出,美國之所以這么快,是不是有泄密者?
雖然美國科研實力強大,但緊跟中國腳步實現成功的時間是否有些太過巧合了?除非一項技術差不多同時實現突破。
此前,雖然質疑的聲音有,但也只是猜測而已,但近期國安部披露的一則間諜案,不得不加大了人們的懷疑。
3月19日,國安部發布間諜作案細節。他原本是某科研機構的一位助理工程師,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他覺得單位沒有對他提拔,他得不到重用之后,心思開始扭曲。
因為工作需要接觸到一定的機密,在摸清了單位的工作規律之后,他就利用機會私自對涉密資料進行了拷貝等等。
拷貝資料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報復這個“不公平”現象。
不過,他也明白這些涉密資料的重要性,一直到離職,他也沒拿這些說事。
離職之后,他進入了一家投資機構,天天接觸大量資金的他,開始不受控制地起了貪念。
他瘋狂炒股,為了能夠多賺些錢,他用了許多親友的名義開戶。而為了賺取高額資金,他除了將自己的所有積蓄都投進去外,又借親朋好友的錢。
然而,賭上了所有的他,敗的一塌糊涂。在債務幾乎要淹沒他的時候,他想到了賺快錢,那些手里的涉密資料,就能給他帶來相當可觀的收益。
所以他主動向境外間諜伸出了手,稱自己曾在涉密單位工作,手里掌握著大量的資料。
在與境外間諜取得初步聯系之后,他就開始掩人耳目,購買大量的卡,不斷變換聯系方式,使用多個身份。
盡管他這么費心思,但境外間諜卻早已看出他的圖謀,反而用了極低的價格收購了這些資料。
自以為能瞞天過海,可實際上,國安部已經悄悄盯上了他。在掌握了他的情況之后,國安部立即出動,最終,由于性質惡劣,他被依法判處死刑。
不止是他,我們之前也遇到過不少類似情況,在科研單位工作,卻被貪欲迷亂了雙眼,最終被依法懲治。
身為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國人,我們應當明白涉密資料的重要性。那都是中國一代代的科學家們辛苦鉆研的結果,我們現如今所擁有的一切,都少不了他們的功勞。
但僅僅是為了一己之私,就讓科學家們的努力付諸東流,這樣的人,我們堅決不輕饒!
博覽新聞:美國測試旋轉爆震發動機
界面新聞:國安部披露:男子輾轉多國兜售情報,投敵叛國被判死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