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小鵬汽車在2024年財報溝通會上宣布,預計將于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這一時間點比此前2024年11月提出的“2025年四季度盈利”目標更顯堅定。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小鵬全年凈虧損收窄至57.9億元,同比減少44.2%,第四季度虧損進一步收窄至13.3億元,汽車毛利率連續六個季度改善至10%。這一系列財務指標的優化,標志著小鵬汽車從“燒錢擴張”轉向“精細化運營”的戰略蛻變。
爆款車型與技術降本的雙輪驅動,小鵬汽車的銷量增長是其扭虧為盈的關鍵。2024年全年交付量達19萬輛,同比增長34.2%,其中第四季度單季交付9.15萬輛,創歷史新高26。MONA M03和P7+兩款車型成為銷量引擎,前者以15萬元級價格搭載高階智駕功能,直接推動智駕技術下沉至大眾市場78。通過供應鏈改革(如電池采購“去寧德化”),單車成本降低15%,同時規模化效應攤薄研發與制造成本,2024年單車虧損從7.33萬元降至3.05萬元。這一“技術普惠+成本控制”的組合拳,既滿足了市場需求,又優化了利潤結構。
技術輸出與全球化布局的增量價值,小鵬汽車的技術變現能力初顯鋒芒。其與大眾汽車的戰略合作帶來服務及其他收入50.4億元,同比增長89%,利潤率高達57.2%。自研的圖靈芯片將于2025年量產,覆蓋汽車、飛行汽車及機器人領域,軟硬一體的閉環能力有望進一步降低智駕系統成本。
全球化方面,2024年海外銷量突破2萬輛,2025年目標翻倍至4萬輛,計劃在全球建立超300個銷售服務網點,并推進本地化研發與生產。技術輸出與海外市場的雙重拓展,為小鵬打開了“賣車+賣技術”的雙重盈利空間。
小鵬若如期盈利,將是蔚小理陣營中首家實現季度盈利的企業,其意義遠超財務指標本身,簡直是新勢力盈利范式的重構。
新勢力長期被詬病“燒錢難盈利”,小鵬的突破將重塑資本市場對智能電動車企的估值邏輯,推動行業從“規模競賽”轉向“盈利與創新并重”的新階段。
小鵬將高階智駕下探至15萬元市場,迫使競爭對手跟進,推動智能駕駛從高端選配變為大眾標配。2025年國內高階智駕滲透率預計突破10%,拐點效應將重構消費者購車決策標準。
小鵬的AI汽車、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三條增長曲線”,試圖構建以AI為核心的出行生態。其技術復用與場景聯動,或為行業提供“軟硬件協同盈利”的新范式。
盡管前景樂觀,小鵬仍需應對多重挑戰:比亞迪“天神之眼”等競品加速智駕技術下沉,可能稀釋小鵬的先發優勢;歐洲市場本地化生產與合規成本高企,需平衡擴張速度與盈利質量;2025年AI領域研發預算達45億元,占總投入超50%,若技術商業化不及預期,可能拖累盈利持續性。
小鵬汽車的盈利預期,本質上是其“技術長期主義”的階段性成果。從全棧自研智駕到芯片攻堅,從爆款車型迭代到全球化布局,小鵬證明了技術投入與商業回報并非零和博弈。若2025年四季度目標達成,不僅將鞏固其“蔚小理”三強地位,更可能成為中國智能汽車產業從“補貼依賴”轉向“技術驅動”的分水嶺。正如何小鵬所言:“盈利不是終點,而是蛻變的開始”——這場蛻變,或將重新定義新勢力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