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震發動機是新一代發動機的重要研究方向,各航空強國都在爭搶這一制高點。3月18日,有媒體報道稱,美國普惠公司近日也成功完成了旋轉爆震發動機的測試,這標志著美國在這一技術上正式由試驗階段,走向工程應用階段。
換句話說就是,美國在爆震發動機領域,已經完成了技術攻關,關鍵技術已經克服,接下來就是優化完善,然后量產下線裝備了。
爆震發動機是美國國防研究的一個重點項目,據報道,該類型發動機,將會成為未來高超音速導彈等超高速飛行器的動力來源方案之一,將真正推動實現“一小時全球打擊”,和目前的裝備和技術相比,這完全就是革命性的動力系統。
當然了,作為新一代,可謂是革命性的動力解決方案,爆震發動機的應用前景絕不僅僅限于高超音速導彈,而是在下一代戰斗機、航天探索乃至民用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比如,美國這次試驗的爆震發動機,就計劃應用在第6代戰斗機上,NASA也計劃將其應用于火星殖民中,預計將會讓NASA的飛船飛抵火星的時間,從目前的6個月縮短至3個月。
在此前,關于美國爆震發動機的消息,其實并不多,而且美國在高超音速導彈、六代機發展上,都出現了瓶頸,陷入了停頓。而現在,美國突然公布了他們在爆震發動機上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這不免讓人感到驚訝。
聯想到,在2月底的時候,南華早報就曾報道,稱中國成功測試了全球首臺,由標準航空煤油驅動的斜爆震發動機,其能夠將飛行器的速度加速至16馬赫的超高速。這才過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美國就測試成功了,這時間節點,難道真的這么巧?
在媒體報道的評論區下,也有不少網友發聲表示,這很有可能存在泄密!要真是這樣的話,那就說明,保密工作存在很大的漏洞,并且存在有一個完整的泄密鏈,乃至是存在一只肥碩的蛀蟲。
這不免讓人聯想到,在日前,曾擔任我國某科研院所助理工程師的劉某,因為私欲而主動充當起了間諜,多次主動向外泄露其秘密拷貝出來的機密文件,導致我國大量涉密技術和信息的泄露。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劉某這只蛀蟲最終被發現,他對其罪行是供認不諱,于是便被判處了死刑。有分析認為,劉某所泄密的一些內容,正是我國爆震發動機燃燒室的關鍵技術參數。
當然了,嚴格來說,其實美國的爆震發動機,和我國所研制的爆震發動機,其中的關聯并不大,是兩條技術路線。
他們的是旋轉爆震發動機,使用氫燃料或者乙烯驅動,主要應用于高超音速導彈,速度是5-8馬赫的中速飛行。我國的是斜爆震發動機,使用傳統的航空煤油或者液氧、甲烷驅動,主要應用于航天領域,進行16馬赫以上的高超速飛行。
兩者在燃燒模式、燃料適應性、速度域覆蓋等方面,是存在著根本上的區別,是很難通過簡單的技術復制就能實現跨越的。
但鑒于劉某的間諜一事,誰就一定敢肯定,美國的爆震發動機能夠測試成功,里面就沒有“中國因素”?也許,仍舊有我方未能察覺的,仍在不斷輸送機密技術信息的間諜存在。
另外在去年的11月,某科研院所的核心技術人員張某,也因被敵對勢力腐化而充當起了間諜,將起U盤內存放的大量涉密技術泄露了出去,最終也被發現,并被判處了死刑。
種種類似的事也啟示我們,仍需要加強核心研發部門的保密工作機制,比如強化招聘審查,包括對研發人親屬的審查,還有強化入職測試,比如心理測試、性格測試等,防止帶性格缺陷入職,降低被策反甚至是像劉某這般主動投靠充當間諜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