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面對口味刁鉆的中國年輕人,
雀巢越來越焦慮。
雀巢和中國消費者的距離越來越遠。
中國胃所要的中國味,雀巢有點提供不了。
以至于本來就算重口味的它,不得不迎合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重的口味。
日前,雀巢中國通過公眾號發布,雀巢咖啡升級推出濃系列新品。
據悉,此次共推出厚乳絲滑拿鐵、慕斯卡布奇諾、絲絨黑巧拿鐵三種口味。
相較于配方升級前雀巢金牌館藏系列產品,此次新品配方簡單了,味道更濃了,添加100%進口乳粉和進口咖啡豆,并采用瑞士研發工藝,沖泡自帶泡沫。
但這樣的打法,真的能和花樣百出的中式新茶飲們抗衡嗎?
真的能對抗9.9元大戰中的中國現制咖啡嗎?
根據雀巢集團發布2024年業績顯示,其銷售額為913.54億瑞郎,同比減少1.8%;凈利潤為108.84億瑞郎,同比減少2.9%。
視角放在大中華區市場,雀巢銷售額下降1.3%至50億瑞郎。
2022年、2023年、2024年,大中華區營收分別為:381.6億元、436億元以及403億元。這
并不算一份“亮眼”的成績。
同時,近幾年雀巢的動作頻頻:統一咖啡品牌、調味品統一管理(品牌獨立)以及剝離銀鷺。
中國市場,成為了雀巢翻盤的關鍵。
有意思的是,3月,證券日報采訪雀巢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西強時,證券日報記者用了一個詞描述張西強的言論:
創新(報道稱,在交流中,張西強一共提到33次“創新”。)
畢竟,大中華區業務占到雀巢全球的6%,人口占到全球的22%,這是未來空間所在,因此中國依然是雀巢最重要的戰略市場。張西強如是說。
為此,雀巢也在尋找新的中國市場機遇,例如3月3日發布公告稱收購徐福記國際集團剩余40%的股份,被業內人士看作是加碼中國市場的又一動作。
雀巢一直談到創新,如何理解?
以徐福記為代表的糖巧品牌能為雀巢帶來穩定且增長的營收嗎?
對于雀巢而言,大中華區是否有了“質”的變化?
對此,多個媒體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雀巢和口味越來越刁鉆的中國年輕人之間,距離越來越遠了。
盡管雀巢咖啡的產品線涵蓋廣泛,速溶咖啡、即飲咖啡、現磨咖啡豆,咖啡膠囊、咖啡機,覆蓋高中低端品牌。
但在大眾眼中,雀巢咖啡幾乎就是速溶咖啡的代名詞,且偏向中低端市場。
隨著速溶咖啡在中國乃至全球被瑞幸、庫迪等現制廉價咖啡沖擊,其整體業務都有被“平替”的危機。
不得不說,不參與創新,不在渠道上和新的競爭對手爭奪市場,星巴克的今天就是雀巢的明天。
至于徐福記,給不了雀巢未來。
畢竟,大健康概念下,高糖高熱的傳統糖果品牌很難為雀巢帶來想象空間。
而雀巢在大中華區的動作,包括剝離銀鷺、統一品牌、管理等,其實都是去庫存化。
這成為了后并購時代雀巢不得不為的選擇。
但雀巢正在失去年輕人的喜愛,雀巢的各種動作,都在想激活最大市場即大中華區的年輕人的認可。
總體而言,中國市場正在發生質變,即:
整個中國市場正在走向國潮,且深入中國傳統茶與咖啡以及其他品類的混搭,來形成一種年輕人熱衷的新變化、新時尚。
相對而言,雀巢的變化還很保守。
于是,搶不到年輕人,就想著沖擊中高端市場,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這是雀巢的另一種選擇。
但曾經廉價(現在不是)的雀巢,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無法再高中低端上,實現任何平替,這成為了雀巢的焦慮和無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