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關注度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個人電腦端上的鴻蒙操作系統即將在5月份正式商用,究其原因則是因為西方的限制,華為將無法繼續獲得Windows系統的授權。
單單從這則消息來看,最終能夠得到的結果無非兩個,其一就是,鴻蒙版PC大獲成功,從此顛覆Windows系統在桌面市場的壟斷地位,其二則是,鴻蒙PC像之前的國產操作系統一樣,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Windows系統依舊獨霸桌面市場。
要看著兩個結果,哪一個贏面更大我們需要分析一下Windows系統之所以能夠霸占桌面市場這么久的原因,而Windows系統的成功大致分為三點,其一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和英特爾組成的wintel聯盟,這個聯盟構建了“硬件-系統-應用”三位一體的生態閉環,這種生態的構建,幫助Windows建立起了強大的硬件生態壁壘。其二則是早期的Windows通過一系列的簡化開發措施以及營銷策略,吸引到了龐大的開發者加入,幫助Windows建立起了龐大的生態壁壘。其三就是和下游廠商終端廠商的合作,讓眾多的廠商制造的個人電腦在出廠就預裝Windows系統。
這一波又一波的操作,不斷的把Windows推到更高的位置,最終讓Windows贏得了PC市場的勝利,而后來者也不是沒有想過想要打破這種壟斷,全球各地區都推出過定制開發的Linux,想要打破Windows的壟斷局面,可惜最終都以失敗告終,Windows依舊穩居PC系統市場的“頭把交椅”。
但是,這并不是說鴻蒙PC就沒有破局的可能,畢竟當下的市場條件給了鴻蒙PC破局的機會。
首先就是wintel聯盟的瓦解,Windows為了市場份額的穩定,或者是為了向更多終端設備的進軍考慮,現如今Windows系統已經基于ARM架構進行適配開發,并不斷優化,這就為鴻蒙PC提供了一個機會,畢竟鴻蒙PC就是基于ARM架構作為硬件芯片指令集。
至于生態層面上,當前國產WPS已經完美適配了鴻蒙系統,無論是移動端還是PC端,都可以完美體驗,這就為鴻蒙PC在商用辦公領域提供了基礎,而商用辦公的市場打開后,鴻蒙PC的贏面就大了很多,畢竟目前國內商用辦公電腦的市場份額占比高達30%到35%,剩下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游戲和設計領域,簡單直接的說就是高性能筆記本,這一類市場涉及有軟件開發、設計、游戲等。
同時也是最難的一部分,因為這一部分涉及的軟件非常專業,如果無法適配,那么鴻蒙PC基本不可能進入這一部分市場,除非做類似于虛擬機這樣的模式,而游戲方面,想要操作就容易很多,畢竟國內的游戲廠商很多都已經基于鴻蒙系統進行了開發,雖然PC端和移動端會有差別,但是后續適配相信問題也不會太多。
難點就在于軟件開發工具和設計軟件的適配,因為類似的這些程序基本上都集中在美企手中,如果他們不適配,這條路就走不通,不過,這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案,從設計軟件方面來說,目前國內的設計類軟件也在快速成熟,例如剪映、即夢等,在Al的助力下,國產設計類應用在快速成熟,這就是替代的機會。
而這也是鴻蒙PC成功的關鍵,所以說接下來將會是鴻蒙PC的“登月時刻”,而伴隨著華為加盟鴻蒙PC的發展,微軟和英特爾也要開始頭疼了,畢竟這意味著他們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下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