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端專屬到跌落神壇:三元鋰電池為何成了時代的“棄子”?
三元鋰電池,曾經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富帥”,憑借高能量密度、續航長等優勢,一度成為高端車型的必選配置。然而,短短幾年時間,這位昔日的寵兒卻逐漸從市場的C位退居二線。根據最新數據,2024年磷酸鐵鋰電池的裝車量占比已經飆升至74.6%,而三元鋰電池僅剩25.3%。今天咱們就來仔細聊聊——為何三元鋰電池從高端寵兒變成了“棄子”?
01 三元鋰電池真的不行了嗎?
首先,三元鋰電池的優點毋庸置疑。它的能量密度高,續航能力強,是許多追求長續航車型的首選。比如一些高性能電動車,仍然依賴三元鋰電池來實現優秀的續航表現和動力輸出。
但市場趨勢卻并不樂觀。2019年,三元鋰電池的市場占比曾高達65%,而磷酸鐵鋰電池僅占32%。而到了2024年,風向完全逆轉,磷酸鐵鋰電池占據了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到底發生了什么?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磷酸鐵鋰便宜”,但僅靠價格優勢真的能形成這樣的市場格局嗎?
02 安全性:戳中三元鋰電池的“軟肋”
“安全第一”,這絕對是消費者和車企在選擇電池時最重要的考量。
三元鋰電池雖然能量密度高,但它的熱穩定性較差。簡單點說,就是容易發生熱失控,甚至起火爆炸。尤其是在高溫、過充或碰撞的情況下,安全隱患不容忽視。相比之下,磷酸鐵鋰電池的化學結構更加穩定,即使刺穿也很難起火。這種穩定性讓磷酸鐵鋰電池成為追求安全性的家用車的首選。
近年來,電動車自燃事故頻發,消費者對電池安全性的關注度大幅提升。車企為了規避風險,紛紛將三元鋰電池“雪藏”,轉向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鐵鋰電池。就連曾經三元鋰電池的頭號支持者寧德時代,也開始在鐵鋰電池上發力,推出了續航突破1000公里的“神行電池 Plus”,進一步削弱了三元鋰的市場競爭力。
03 壽命與成本:讓人“真香”的鐵鋰電池
除了安全性,三元鋰電池的另一個短板是壽命不夠長。雖然它的初始續航能力強,但衰減速度快,幾年之后電池健康度讓人堪憂。而磷酸鐵鋰電池雖然起步續航稍短,但勝在“抗造”。它的循環充放電次數可以達到3000-5000次,是三元鋰電池的兩倍以上,對于那些打算長期用車的消費者來說,簡直是“真香”。
更重要的是,成本也是鐵鋰電池咸魚翻身的重要原因。三元鋰電池中涉及的鎳、鈷等稀有金屬價格昂貴,且供應鏈不穩定。相比之下,磷酸鐵鋰電池的主要原材料鐵和磷資源豐富,價格低廉且波動小。對于車企來說,鐵鋰電池的低成本直接降低了整車售價,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04 鐵鋰電池的進步:補齊短板
曾經,磷酸鐵鋰電池因能量密度低、耐低溫性能差而被認為是“低端電池”。但近年來,技術進步使得這些短板逐漸被補齊。
- 能量密度提升:通過納米化和碳包覆技術,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已經接近200Wh/kg,甚至可以實現續航1000公里的目標,與三元鋰電池的差距越來越小。
- 耐低溫性能改善:液冷加熱系統的普及,讓磷酸鐵鋰電池在冬季的表現大大提升。最新的冬測數據顯示,鐵鋰電池車型在低溫環境下的續航表現已經不輸三元鋰。
這些技術突破讓磷酸鐵鋰電池能夠同時兼顧成本、安全和性能,直接打破了三元鋰電池的“技術壁壘”。
05 三元鋰電池還有機會翻盤嗎?
“三元鋰電池的沒落,并不是因為它不行,而是對手太強。”
盡管目前三元鋰電池的市場份額不斷下滑,但它并未完全失去競爭力。在高端車型和追求極致續航的場景中,三元鋰電池仍然有用武之地。此外,技術升級也可能為三元鋰電池帶來新的機會,比如通過高鎳低鈷技術提升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或開發新型電解液減少熱失控風險。
不過,面對磷酸鐵鋰電池的強勢崛起,以及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新技術的不斷突破,三元鋰電池的未來充滿未知數。下一次技術革命能否讓它重新回到主流市場?可能還需要時間來給出答案。
06 你怎么看?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安全、價格和續航才是選車時最直接的考量因素。三元鋰電池的“失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符合市場和用戶需求的變化。那么,老鐵們,你們覺得三元鋰電池還有翻盤的機會嗎?你更看好哪種電池技術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體健康,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