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口窯藝術鄉建社 安口窯
生活饋贈給我的
隴東剪紙個案調查—徐秀玲
劉建國
2022年1月28日,我和徐秀玲的生命在不經意間發生了交集。她臥室墻上貼的畫作和剪紙就像一把錐子一樣刺進了我的心里,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那天天氣非常寒冷,又接近了年關,我和她的丈夫常平聊完事情之后,常平說自己的老婆平時喜歡剪剪畫畫,這讓我很好奇,便不由得邁進了徐秀玲的房間。在沙發上面有一面長鏡子,鏡子上層層疊疊的貼著幾幅畫。最上面一幅是唐僧騎著白龍馬,孫悟空在前面拉著馬。她用運了剪、貼、畫的方法,作品創作手法看上去既當代又傳統。炕后正面墻上貼了一幅一個男童和一個女童騎蛇的畫,兩條大蛇粗壯有力,兩條母蛇盤曲在大蛇腹中,兩個童子騎在大蛇身上。在公蛇的腹部還盤著兩條小蛇,口里吐著紅紅的信子,張頭看向四條大蛇頭的方向。四條大蛇也吐著火紅的信子,四頭相對,生命力十分蓬勃和原始,這種藝術手法很有張力,給人以咄咄逼人的感受。蛇身畫滿了鱗片,鱗片上涂著紅、黃、綠和不均勻的土褐色,顏色涂畫的粗曠而又非常隨意。蛇下畫著蓮花和水草,花頭朝著蛇頭的方向向上使勁地綻放著,表現出了極其旺盛和頑強的生命力。這幅畫的內容和華夏始祖神伏羲有關。古人認為“蛇”就是“龍”,女媧就是蛇身牛首人面,與伏羲是兄妹,后結為夫妻,一同繁衍了人類。古代先民認為蛇屬陰,代表女性,這幅畫所表達的就是生殖崇拜和生命崇拜的概念,而生命崇拜和人類繁衍目的本來就是人類所向往的美好圖景。“娃喜蓮”也是生命崇拜和生殖崇拜的傳統圖案,這幅畫組合后的寓意是非常古老的,但在徐秀玲的筆下卻表現的輕松自如又古今無別。
神仙崇拜和長生觀念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化觀,這和西方藥金的概念有很大的區別。中國仙道思想的核心是“鳥化宇宙觀”,這個觀念認為:宇宙是一個白蛋,也即是太陽之卵,太陽神鳥(雞)之卵。天地與人類,都是由它們孕育出來的。人類和萬物都分陰陽,都有靈魂。人生是陽魂與陰魂的聚合。人死后,靈魂不死,羽化(鳥化)升天,回到他圖騰祖先居住的地方——太陽。這一宇宙觀對之后的中國社會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在民間社會生活中,更是時時處處都離不開這些古老的習俗觀念,而且這本身就是鄉村社會生活的一部分,這也就不難理解魯迅所說的“中國根柢全在道教”了。
常平和徐秀玲夫婦
徐秀玲生于1956年6月初5日,安國鎮余家莊人,后嫁于崆峒鎮蔣家溝村村民常平。徐秀玲是家中老大,她身下還有兩個妹妹和三個弟弟。她告訴我:“沒有上學的原因是我爸拉我們姊妹6個非常苦,連買面的錢都沒有,那來錢供學生哩?我爸是個木匠,靠做犁維持生計,一個犁才賣8元錢。加上小時候生活也緊張,我在十幾歲時早上挑個糞擔在草地拾著壓糞,一年壓1萬斤糞交給村上換來一袋子玉米,磨成面,燒面糊喝,那幾年靠吃救濟糧一點點的來填飽肚子。后來隊里往對面山擔糞,因為我身體弱擔不動糞擔子,我有個表叔叫張文田,是個隊長,他看我可憐,就讓我給隊上稱稱。記人名字,計斤兩,但我不會寫人名字,他就給我教。在后來,大隊上通知說要收一個名額學習去學赤腳醫生,大隊才把我推薦去的。”結婚前徐秀玲在四十里鋪學過醫,當時平涼設了一個紅師班,有獸醫系,林果系,機械系,赤腳醫生系。徐秀玲學的就是赤腳醫生。由于沒有上過學,徐秀玲開始學習時就面對著非常大的挑戰。很多字都不認識,學習藥理,背燙頭歌訣對她來說就是最大的困難。但這些困難并沒有阻斷她的學業,向同學請教,自己偷偷用功,這些困難在不久后都被她一一克服。一年學習下來,她已經能熟背500味中藥材,對藥理知識更是了如指掌。畢業之后,她就在安國鄉鎮醫院實習,時不時幫醫生打理病人。后來又在親戚的幫助下到頡河地區豬廠黨校工作了一年,當時工資為一月30元。常平和徐秀玲的婚約在徐秀玲在四十里鋪學習時就定下了,而常平母親在徐秀玲還沒有過門時就去世了。常平家的生活在此刻也陷入了僵局,在媒人和常平家人的催促下,徐秀玲便放下工作與常平結婚。徐秀玲說自己也考過了醫師證,但覺著好像沒有啥用就丟掉了。成家以后,常平在崇信縣的工地上搞設計,家里里外的事情都要靠徐秀玲一人來照顧。她說:“說起也把罪受了,為了能讓有病的兒子和他爺爺生活的更好一點,在山里打野菜、養豬、養兔、養雞,烙的到紅峰廠賣煎餅,賣雜糧饃饃,把能干的都干了”。為了生活她干過許多雜亂的營生,因為有學過醫的經歷,她后來就選擇重操舊業,就在自家開了兩年藥鋪。剛開藥鋪時,先在醫藥公司欠一點藥,本地有的藥就到山里去采一部分。她說山里可以采到七八十種草藥,采回來自己再進行炮制就可以用了。過去村里人的生活非常緊張,又都是熟人,看病賒欠也是常事。但時間一久就給她累積起了很大的壓力,以至于最后都無法繼續運轉,后來沒有辦法就只能草草的關了藥鋪。而且在這個時候她自己又患上了骨質增生、胃下垂、肺結核的病,這些病折魔的她生不如死,就更沒有了給人看病的心勁。之后,就在同村人劉泉家做了幾年瓦,她說:“劉泉家的跑獸全是她做的,包括馬、牛、仙人、麒麟。還有方磚捏花,脊獸我也做過。”
去年,徐秀玲的兒子因病去世了,對她和常平兩口子打擊非常大。這三年我由于忙別的事情,沒有去看望她,可當我得知這個事情后,這個意外的確讓我十分吃驚。我不知道如何用語言去談及此事,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們,更無力來挽回由于自己的懶惰造成的巨大遺憾。徐秀玲房間的墻上沒有了一張剪紙和畫作,她和常平兩人都剛住院回來,常平還虛弱的躺在床上,他們對我的突然到來感到不解和意外,他們甚至花了好長時間才把我認出來。徐秀玲由于換了手機卡,微信無法登陸,我幫她一邊登陸一邊談起剪紙和畫作消失的事情。她告訴我,自從兒子去世后,她很自責,神給她查了說兒子的去世與她剪紙畫畫有關。說她的命是飛猴子,剪的紙是妖魔怪鬼,唐僧、龍這些東西不能在家里貼,犯白虎星,對家里不好。要把這些趕快燒給山神爺爺,讓收回去。徐秀玲非常內疚,說:“自己如果早知道這個事情打死她也不剪”。我才知道她把自己的剪紙作品和畫的畫全部拿到廟上燒掉了,我在此刻找不到什么合理的詞來和她對話。沉默了好久,我為自己來得晚感到難過和無限的惋惜。我試探性的聊起了再讓她剪紙的話題,徐秀玲一開始有些抵觸,但常平卻很支持,并鼓勵徐秀玲抽空剪一剪,全當打發時間。徐秀玲在我們的勸說下勉強說可以試試,但自己眼花、心慌的厲害,不知道行不行。
告別后,徐秀玲一直在微信上關心的問我,覺著我們沒有吃飯,路遠,安不安全?我覺著她就像我的母親一樣溫暖,我的到來使她兒子走后的孤獨似乎得到了短暫的緩解和釋放,她好像在和我的聊天中尋找著兒子出現的幸福。之后的幾天她會不時給我發幾幅作品,我也會把她之前的作品照片發給她看,她在歡喜中不斷的否定著自己,可又好像很喜歡這種被認可的快樂。可這種狀態并沒有維持多久,她發微信告訴我自己又不想剪了,答應我的事情可能完不成。我說那就不剪了,一切都隨意吧!你不要有任何的負擔。可過了幾天她又給我發來了作品照片,我也會發一些剪紙作品回應她。我知道她的內心其實是還沒有準備好,也不知道我的想法是什么。她的內心非常敏感,可能怕傷害我,也怕不能兌現給我的承諾。可當她看到我并沒有別的任何目的,也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時,她似乎一下子就輕松了起來,又主動答應給我剪一些。這讓我喜出望外,我覺著這是搶救性的工作,如果不去搶救,徐秀玲可能就再也不剪紙,再也不畫畫了。那將是多么大的損失和遺憾啊!像徐秀玲這樣的民間藝術家非常少見,也非常難得,她的天分是與生自帶的。在隴東的大地上,她是深埋在泥土里的金子,她的藝術生命才剛剛起步,但她天生的條件和氣質已經為將來的民間藝術大師埋下了伏筆。
徐秀玲的剪紙受她奶奶的影響極大,她奶奶是村子里有名的靈巧人,剪紙樣、繡花、做針線活樣樣都行。可徐秀玲說她小的時候并不喜歡剪紙,看見這個東西也煩,為了不讓奶奶剪紙,她經常會藏了奶奶的剪刀。但是剪紙、畫樣子、做針線活、做荷包的活在她成年后也一直在做。有一天,她在微信上告訴我,去年做了二百多個荷包,一個兩塊錢都沒有賣幾個,還剩下一百多個,她打算倒河溝里去。
徐秀玲做的荷包
“把自己總結了,我的任務是做飯。家事國事懶得管,大官小官不稀罕,大小便宜不想占,金融理財不粘邊,紅塵世理有不想染,男女關系看不慣,花花柳柳有點厭,搞點實際是關鍵,種點菠菜能下飯。第二,飛猴子野性子,無紀律無組織,無條件無官職,無文化無知識,無能力無本事,干不了個啥大事,只會上樹摘桃子。”徐秀玲經常會給我發來她的人生感慨,這其實是她的人生信條。每個生命都是一次燃燒的過程,有的人是在燃燒自己,而有的人是在燃燒別人。徐秀玲的生命就是在默默的自燃。
2025年3月10日早上,到商城給徐秀玲賣了點剪紙、畫畫用的紙,當我到她家時,她看到我非常高興。說自己剪貼了幾幅畫,壓在廚房案板上,說著便去拿給我看。一幅慶蛇的畫剪貼的非常棒,兩條草綠色的蛇像巨大遒勁的古樹一樣盤曲在娃娃的兩邊,娃娃坐在蓮花上。看到她的這個狀態我太高興了,我覺著徐秀玲的生命力開始蘇醒了。盡管她對剪紙還充滿著恐懼,不敢把剪成的作品放在自己住的房子里,但是她開始動手的這個動機已經讓人萬分欣喜。徐秀玲做的荷包也讓我十分意外,圖符十分老舊,氣息與她的剪紙一樣質樸。樣子有魚、兔、雞、老虎、蓮花、繡球、向日葵和荷花等。臨走時,我把她的一箱子荷包全部收藏了,她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嫌我給的錢太多了。其實我覺著很慚愧,給的收藏費連一個大工的工資都不夠。可是她已經很知足,她說自己現在不需要錢,低保的錢夠自己花。
徐秀玲手稿
這兩天徐秀玲的創作欲望明顯比前段時間有所增加,她時不時會發來自己的作品,每幅都令人驚喜。今天早上起來,看到徐秀玲在微信上給我發來了幾段話,我原封不動的摘錄了下來,“王祥臥冰鵲雀彈梅,孔雀喜牡丹,魚兒鬧蓮,石榴生貴子,鴛鴦鬧蓮,蓮花生子,貓娃臥海棠,豬八械拿耙子,圣僧騎白龍馬,沙和尚擔擔子,蜘蛛攀網。梅燈,龍鳳雙喜,二龍喜珠,知道這些名字但不會剪,這都要配套慢慢的才能剪出來的。金絲猴,猴子吃桃,猴上桿,小貓掉魚,猴子吃酸棗,仙女撒花,花果山,西游記圖景,九頭蟲,心里想的這些花一個都沒有實現,完不成了。前天晚上做了個夢,夢見一個討飯的小伙子,他說老姨給口飯吃,我餓了幾天了,正好把飯下鍋里。給他吃飽喝足他走了,你叔說乃你夢見貴人相助你來了。相見既是緣,我失去了兒子,將來你就是我的兒子和我最親的親人,至于剪花我啥都不要,愿意幫忙支持你把畫展辦成功。我也盡力而為,都是自己人別買什么貴重東西了,其實政府政策對我們貧困戶特別關照,再說啥也都不缺別浪費金錢了?我也知道掙錢都不容易的。生意越來越不好搞我理解。”這些話語里面提到了好多古老而傳統的圖符,也有好多錯別字,但我覺著這是最好的語句,我舍不得修改,我怕一改動就失去了原本的情感和純真。徐秀玲說她把我當作自己的兒子,這讓我非常感動。我告訴她,我母親已經去世四年多了,我母親也喜歡繡花,喜歡做針線活。我看到你也非常親切,就和我的母親一樣,有空我一定常去看望你,她聽后非常高興。
剪紙不但是母親的藝術,也是口授的歷史。費孝通先生說:若說中國社會有什么延續性,那么,它正表現在鄉土社會對于無文字性上。而且他進一步又指出:只有口語而沒有文字的鄉土社會,不僅不是“愚”的表現,而且還接近于發達社會的特征。當然他的這個說法的前提是發生在“面對面的社群”里,在熟人社會里,肢體、象征和語言是非常充裕的表達工具,文字似乎變成了多余的擺設。而剪紙藝術傳播和擴散的土壤也剛好發生在熟人社會,這種原始、古老的紋樣也是通過心傳口授的方式一代一代繼承下來的。但剪紙在傳承過程中為了留下底子又衍生出了一種方式,那就是熏樣。這些熏樣會在不同族群和親屬之間不斷交流傳播和改造,最后演化出不同的風格和樣貌。剪紙中古老的圖騰崇拜和生命崇拜的元素與記憶就這樣代代相傳的被記錄了下來,而且越是原始封閉的地域紋樣就越古老原始。我們看到的一些古老紋樣甚至可以直通上古,這就非常讓人難解,可當你詢問剪紙作者時,發現她們基本都是目不識丁的農民。“羽人升仙”、“壺天生子”、“御龍登天”等圖符就是普通的農村老大娘隨手剪出來的,但這些圖符卻可以直接聯通上古人類的思想之源,這些古老的知識就是口口相傳的歷史。所以當你帶著文字的偏見和知識的桎梏來審視剪紙時,那種蒼白和無知就會劈頭蓋臉的傾倒而來。
“從語言演化到文字,原因是社會規模的擴大。”文字起初是和不同社群之間交流的工具,當共同的象征物在跨領域失效之后,文字就變成了無奈的彌補手段。
剪紙是意象與理性思維相結合的產物,它的圖符是超越自然之外的想象。其表現主題與生命崇拜、祖靈崇拜、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圖騰崇拜以及生殖崇拜等原始文化不可分割。而這些“勞動者的藝術”卻運用了極其高明的以物移情的手段,表達著自己的審美觀念、集體心理和對自然以及生命的深刻認識。徐秀玲經常會寫一些歌曲,這些歌曲被她稱作啞巴歌,她從來不唱歌,只在心里唱,所以叫啞巴歌。她在微信朋友圈寫道:“唱個啞巴歌曲,回憶起過去。萃竹輕輕搖,劈霞光,春苗出土喲迎朝陽,頂著風雨長,挺撥更堅強,千家萬戶留腳印,藥箱伴隨泥土箱,藥箱伴隨泥土箱。”她所謂的啞巴歌其實是自己內心無聲的吶喊,是唱給自己的生命禮歌。這些啞巴歌的旋律是之前的一些老歌,歌詞是她隨心就勢寫下的心聲,沒有任何的修飾和美化,只有樸素單純的訴說。
3月9日,她在朋友圈發了《念兒的短信》:“一年多沒有眨一眼,回想起兒子的一生實在太可憐,想起你得病的20多年和我們的恩恩和怨怨,你打罵我我也能理解一點,這是病魔的干擾和摧殘。想起你得病的哪一年,正好是2000的龍年,又到了去年的龍年,你走的快也來的很突然,樹有根人有原,也許佛家接引龍子上法船。神也好仙也罷,保佑世界多平安。老天下雨下雪,這是感動老天為你流淚和戴孝以寶水洗面,洗清你的罪過和污染,洗清你的病痛和疾患,來世做一位干凈純潔的仙和凡,報孝國家和父母之恩,不占便宜不起貪心和動念。祝我兒子一路走好一路平安,順帆順水歸西天成為仙。你說我是觀世音菩薩,這是你對我的考驗,我也相信我兒子的為人心善,就連狗狗幾天不吃不喝對你的懷念。如果下世有緣,我們母子再相見,如果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我用盡全力來補還。”看完她寫下的這段感人肺腑的話語,我心如刀割,久久難以平復。喪子之痛,誰不難過!
我對徐秀玲的調查和研究才剛剛開始,她的生活和生命在此時此刻即將要正式綻放。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苦痛的折磨會有所減輕,但這些苦痛依然會像結痂后的傷疤一樣深深地刻進骨頭里。即使是這樣,我相信一個母親不可限量的能量會像頑強的種子一樣撐破土地。
徐秀玲的剪紙不僅質樸古拙,而且下手果斷,她的剪紙語言非常粗獷自由、單純狂野又概括粗率。所剪動物、人物、花草都爆發出極強的生命力,這是一個人對生命與自然有過深度的理解之后才能表現和提煉出來的“語言”。剪紙是一種非常自我的“語言”,這種語言是剪紙作者在繼承傳統之后對生命和生活的提純和簡化。徐秀玲剪紙時會先畫出底稿,剪時會隨著思路略作變動。她的畫稿自由爛漫,所繪之物與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緊密相連。村里的人有邪病時經常會請她剪送病的娃娃和馬,剪簡單的人和動物她隨手就來,非常熟練。她剪紙時是用左手,這是因為她是左撇子,寫字、畫畫、吃飯都用的是左手。
3月15日下午,我去徐秀玲家取她上一周剪的作品。她剪了幾幅童子御馬、唐僧取經和娃娃坐蓮,而且她還把自己過去的一些繡花畫稿也送給了我。通過這些畫稿我可以清楚的看到她剪紙的脈絡,她說以前手上還保存著她奶奶的一摞子窗花,可惜上次都拿到廟上一起燒掉了。這些遺憾已經無法挽回,但徐秀玲現在的狀態令人高興。我看到她已經不恐懼剪紙了,她把剪紙整齊的放在自己的頭邊,這說明她從心理上已經開始接受,不拒絕剪紙了。這一變化是我沒有想到的,她前幾天還說讓我趕緊把這些剪紙拿走,不然她一犯病就又燒掉了。但是她后來告訴我說這是嚇唬我的,我想她可能是由于想念兒子,想讓我去看望她才這樣說的吧!
剪紙的產生和民間民俗信仰有關。剪紙起初的原型可能多為布、絲綢甚至用金屬鏤刻而成。直到漢代,紙的出現就才打破了這種局限,紙便捷,廉價又便于操作的屬性給剪紙的命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紙為人起晉風。”說的就是剪紙在人日的功能,由此可見唐代剪紙在荊楚之地的民俗與巫術信仰活動中是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媒介。不過這一習俗并不僅限于南方,其實在全國各地都有非常相似的一些信仰儀式中都在使用剪紙。而且在不同習俗和民俗活動中剪紙還逐漸演化出了非常多元的功用,有為婚俗所用的“喜花”剪紙,有為喪葬習俗中剪的“引魂幡”、“買路錢”,也有專門在春節剪的“窗花”、“門箋”等,還有在法事活動和巫俗信仰中所用的各類復雜的剪紙。無論民俗剪紙還是巫俗剪紙,在之后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一直都在使用,這是因為剪紙的特點和其無法替代的作用和功能決定的。剪紙不僅具有表意的功能,也有對空間的塑造功能,而且紙中所剪的象征物在特定空間里還是支撐人的心理活動和精神世界的圣物。所以剪紙在所有的民俗活動和神性空間的塑造上起著極其重要和無法代替的作用,那些被沿用了幾千年的圖符在神性儀式中是絕對不能缺失的偶像和象征。
而徐秀玲的剪紙中不僅嵌藏著許多古老的圖符和地方信仰的印記,也有她對苦難和生活的理解與情感的浪漫表達。那些看似尋常的飛鳥、昆蟲、花朵和樹木被她從新賦予了新的生命,而且這些自然之物在被的手中被澆筑了飽滿的精神。那些在精神世界和理想中才會出現的場景被她巧妙的經營在薄薄的紙張中,可我絲毫又看不見修飾過的痕跡。這種質樸無華的“語言”既是她對自然、土地和生命的捕捉和擁抱,也是她對這一切虛幻的物象的逾越和拋棄。這些獨屬于母親的“語言”在思想的長河中徘徊、激越,她們的快樂像無聲的歌,她們學會了用剪刀在大地上鑿刻和耕作。我像一個駐守在黑夜里的傾聽者,極力的想讀懂她們的生活。痛苦、快樂和回憶像斷了線的風箏,在天氣和季節的變換中,徐秀玲脆弱的神經會在某一刻與宇宙接通,那些洶涌的思緒像激蕩的潮水,也像細小婉曲的山泉,在陽光與黑夜中流淌、翻轉。所有的語言與文字在此刻變得既荒唐又狹仄,我想用沉重笨拙的枷鎖打碎黑暗的束縛,為超脫的生命寫下贊歌。我面對大地,想大聲呼喊,請重新教會我們看待那些已經被流放、甄別和逃亡了的真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