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本京都大學綜合博物館舉辦了一次特別展覽,公開展出了約3.5萬張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老照片。與此同時,這些照片也全部對公眾開放,可以在網上免費下載。
這些照片結集為《華北交通寫真》,由“華北交通株式會社”于1939年至1945年期間在中國北部西北部拍攝的。“華北交通株式會社”當時管理著中國北部和西北部的鐵路、公交、船舶等交通網絡。這批照片中,幾乎沒有戰爭場景,主要以華北地區交通基礎設施、人力資源開發、產業發展狀況為多,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及文物等內容也不少。
雖然名為《華北交通寫真》,但照片實際囊括了中國北部的大部分地區。今天發布一組1938年天津老照片。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7月30日天津淪陷。日軍占領天津后立即成立了天津偽政府(天津治安維持會),隨后又成立了偽華北臨時政府,地方治安維持會改組為天津特別市公署,后又改稱為天津特別市政府。
第一輯:
第二輯:
第三輯:
第四輯:
第五輯:
第六輯:
一家清真店鋪招牌之下站著幾名女子,1940年1月。
一群要上卡車的乘客,是一處長途汽車站,1940年3月。
特三區碼頭,1940年3月。
火柴使用原材料,楊木、白檀木,中華燐寸株式會社。1940年3月。
切割木頭,中華燐寸株式會社。1940年3月。
外箱用材料,中華燐寸株式會社。1940年3月。
加工火柴,中華燐寸株式會社。1940年3月。
加工木梗,中華燐寸株式會社。1940年3月。
加工火柴,中華燐寸株式會社。1940年3月。
配制藥漿,中華燐寸株式會社。1940年3月。
配制藥漿,將氯化鉀、鉛粉、氧化鋅、玻璃粉混合在一起。中華燐寸株式會社。1940年3月。
火柴盒印刷, 中華燐寸株式會社。1940年3月。
做包裝的女工,中華燐寸株式會社。1940年3月。
對工人的制作量給予工資獎勵的公告,中華燐寸株式會社。1940年3月。
運輸苦力,1940年4月。
鐵路青年隊訓練,1940年4月。
鐵路青年隊銅管樂隊,1940年4月。
在地里挖著什么的兩個孩子。1940年4月。
地里干活的兩名孩子。1940年4月。
背著大背簍的兩個孩子,1940年4月。
街上玩空竹的孩子,1940年4月。
行道樹上很多鳥巢,1940年4月。
鳥巢與飛鳥,這攝影師倒挺有閑情逸致。1940年4月。
成婚當天的一名女子。 1940年4月。
大紅橋附近的河道狀況,1940年7月。
木船廠,1940年7月。
木船廠,1940年7月。
屬于“華北交通株式會社”的幾艘船只正在修造中。1940年7月。
屬于“華北交通株式會社”的船只。1940年7月。
船貨卸貨作業,1940年7月。
西河上的船只,1940年10月。
北河與子牙河匯合處,1940年10月。
金剛橋附近的船只,1940年10月。
子牙河,滿載蘆葦的船只。1940年10月。
子牙河,1940年10月。
子牙河,揚帆。1940年10月。
新紅橋,1940年10月。
大紅橋原是一座木制拱橋,1888 年改建為鐵橋,稱 “虹橋”。1924 年因橋身年久失修倒塌,后修建浮橋維持交通,1936 年重修新紅橋,亦稱西河橋,1965 年改稱大紅橋。
新紅橋,1940年10月。
子牙河與西河的合流點附近的物資存放場,1940年10月。
子牙河,一位漁民正在吃晚餐。1940年10月。
西河,北開炮臺渡船場附近。1940年10月。
北運河辛莊附近的卸貨場。1940年10月。
金剛橋下的鴨子。1940年10月。
正在通過萬國橋的日本軍隊,橋上飄揚著法國國旗。1940年12月。
從萬國橋眺望天津法租界。1940年12月。
萬國橋上的法租界巡警,1940年12月。
萬國橋上的法租界巡警,1940年12月。
繁華的法租界,1940年12月。
位于法租界的交通旅館,1940年12月。
法租界商店街,1940年12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