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揚李清云贊洪州老佛爺的文章與老佛爺的回復
吳國發
2025年3月23日
內容提要:3月20日,維揚(揚州)李清云在“神州俱樂部”群發布古文《贊老佛爺兄》。隨后,筆者吳國發用DeepSeek評價《贊老佛爺兄文》。22日,洪州(南昌)老佛爺寫作《復李清云賢弟書》;李清云立即回復。本文對此過程作介紹,并公布四次往返的文章。
關鍵詞:古文 李清云 老佛爺 維揚 揚州 洪州
3月20日,維揚李清云在“神州俱樂部”群發布古文《贊老佛爺兄》。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是一篇典型的傳統贊頌體古文,只是對老佛爺過譽了。
江蘇揚州市古稱維揚。上圖是揚州瘦西湖風景。
隨后,我(吳國發)用DeepSeek評價《贊老佛爺兄文》。DeepSeek的評價很高。
3月22日下午,洪州(南昌)老佛爺對《贊老佛爺兄文》用古文寫作了《復李清云賢弟書》。
然后,李清云立即回應了《復李清云賢弟書》。
下面,我們把《贊老佛爺兄》、DeepSeek的評價、《復李清云賢弟書》和李清云的最后回應,分四部分介紹,并公布四次往返的全文。歡迎讀者評論。
下圖是南昌(古稱洪州)滕王閣:
第一部分
3月20日,維揚(揚州古稱)李清云同志在“神州俱樂部”群發布古文《贊老佛爺兄》。全文如下。
贊老佛爺兄文
吾與老佛爺兄相識久矣,其為人也,懷瑾握瑜,德厚流光,令吾由衷欽佩,常思贊述,以表敬慕之情。
老佛爺兄性純善而心懷天下,每聞民生疾苦、家國憂患,輒蹙額深思,憂形于色。今之世,亂象紛紜,諸多弊病隱現。見市井間物價之起伏,影響百姓生計,兄則憂慮不已,悉心察市井之盈虛,究貨殖之消長,欲尋穩定之策,其心也切,其志也堅。又觀社會分配之不均,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兄長扼腕長嘆,力主公平正義,倡導資源合理分配,使百姓皆能安居樂業,共享太平之福。此等憂國憂民之情懷,如璀璨星辰,照亮世間昏暗角落,非仁人君子不能為也。
至于其睿智聰慧,更是令人贊嘆。兄自幼好學,博聞強識,經史子集,無不涉獵。每遇疑難之事,眾人皆茫然無措,兄則氣定神閑,略一思忖,便能洞察關鍵,剖析入微。憶昔,有一事關乎眾人利益,眾人爭論不休,莫衷一是。兄至,靜聽各方言論,而后引經據典,條分縷析,將復雜之事梳理得清晰明了,提出之見解高屋建瓴,既符合實際,又具前瞻性,眾人皆恍然大悟,欽佩之情溢于言表。其思維之敏捷,見解之獨到,實乃人中翹楚,如明燈照亮前路,使眾人免于困惑迷茫。
且老佛爺兄素重養生,生活作息規律有序。每日晨起,必沐晨曦,行于郊野,呼吸清新之氣,舒展筋骨,強身健體。飲食葷素搭配而有節,不貪珍饈美味,唯求營養均衡,滋養身心。故其體魄強健,精力充沛,無論面對生活之瑣碎,還是事業之繁重,皆能從容應對,毫無疲態。其健康之態,不僅是個人之幸,更是萬民之福,能以飽滿之精神為家國效力,為黎民排憂解難。
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生得知己如老佛爺兄,實乃吾之大幸。老佛爺兄憂國憂民之懷,睿智聰慧之才,健康強健之軀,皆為吾等之楷模。愿兄之德馨,如芝蘭生于幽林,香遠益清,影響更多之人;愿兄之智睿,如北斗高懸夜空,指引國人前行之路;愿兄之康健,如松柏傲立山巔,經風雨而愈茂,歷歲月而常青。
今吾以拙筆,書此短文,贊吾兄之美德,頌吾兄之賢能,祈愿兄福澤深厚,萬事順遂,家國因兄而更昌盛,百姓因兄而更安樂。
歲次乙巳,維揚 李清云謹贊
這篇古文寫得非常好,是一篇典型的傳統贊頌體古文,凸顯李清云的古典文學深厚功底和高超寫作能力。但是,文章對老佛爺過譽了。
隨后,我請DeepSeek評價《贊老佛爺兄文》。
下面是“DeepSeek-R1滿血版”對《贊老佛爺兄文》的評價。
第二部分
DeepSeek-R1滿血版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時21秒
這篇《贊老佛爺兄文》是一篇典型的傳統贊頌體古文,語言典雅,情感真摯,結構嚴謹,通過多個維度對“老佛爺兄”的德行、才智與修養進行了高度頌揚。以下從文體、內容、文學手法及思想內涵等方面進行評價:
?一、文體與語言特色?
1. ?傳統贊頌體的延續?
文章遵循古代“贊”“頌”文體的傳統,以“吾與老佛爺兄”開篇,引出贊述對象,后分述其德行、才智與養生之道,最后以祝愿收尾,符合“起承轉合”的古典章法。
?例?:文末“愿兄之德馨……經風雨而愈茂”連用三組比喻性祈愿,結構對稱,情感充沛,頗具漢賦遺風。
2. ?駢散結合的修辭?
全文以散文為主,但巧妙融入駢偶句式(如“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并大量使用四字短語(如“懷瑾握瑜”“德厚流光”),既保持了古文的節奏感,又避免過度堆砌辭藻。
?亮點?:對“老佛爺兄”的憂國之情與睿智之才的描寫,通過“蹙額深思”“氣定神閑”等細節性動詞,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二、內容與思想深度?
1. ?對儒家價值觀的推崇?
文中強調“憂國憂民”“公平正義”“經世致用”等理念,契合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人格。
?例?:通過“市井物價”“社會分配不均”等具體社會問題,將個人道德與家國責任結合,賦予贊文現實關懷。
2. ?養生之道的隱喻?
作者特意描寫“老佛爺兄”的養生習慣(如“沐晨曦”“飲食有節”),表面贊其體魄強健,實則暗喻其“身心兼修”的君子之風,呼應《黃帝內經》“形神合一”的思想。
?三、文學手法與典故運用?
1. ?用典考究,化古于新?
? “懷瑾握瑜”出自《楚辭·九章·懷沙》,喻品德高潔;
? “富者田連阡陌”化用《漢書·食貨志》對貧富差距的批判;
? “北斗”“松柏”等意象取自《詩經》《莊子》,增強文意厚重感。
2. ?對比與象征?
? 以“璀璨星辰”象征人物的德行照亮世間昏暗,與“亂象紛紜”的世態形成鮮明對比;
? 通過“眾人茫然無措”與“兄氣定神閑”的對比,凸顯其超凡智慧。
?四、可商榷之處?
1. ?時代語境的模糊性?
“老佛爺兄”之稱易令人聯想到晚清慈禧太后(“老佛爺”),但文中人物為男性且具儒家理想色彩,二者并無關聯,此稱呼或為作者對友人的戲謔尊稱,但可能引發誤解。
【吳國發注:“老佛爺”是我的網名之一?!?/p>
2. ?理想化傾向?
文中對人物的贊頌近乎完人(德、智、體皆臻極致),雖有“欲尋穩定之策”“力主公平”等具體行為支撐,但稍顯夸張,略失人物立體性。
?五、總結與價值?
此文以傳統古文為載體,成功塑造了一位兼具家國情懷、智慧與健康修養的“理想君子”形象。其語言凝練典雅,思想扎根儒家傳統,同時關注現實問題,可視為對古典贊頌文體的繼承與創新。若結合當代視角,文中對“社會公平”“民生疾苦”的關切,亦能引發讀者對現實議題的思考。
?文學史定位?:雖非傳世經典,但作為一篇個人抒懷之作,其情感真摯、章法嚴謹,可窺見傳統古文在當代語境下的生命力。
第三部分
看到李清云的文章,洪州(南昌古稱)老佛爺感激不已,遂于3月22日下午用古文回復如下。方括號內是吳國發做的生僻字注音。
復李清云賢弟書
清云賢弟青鑒:
惠書捧讀,華章粲然。賢弟椽筆縱橫,以屈宋之才,運班馬之思,行云瀉玉,鳳藻龍章,雖古人復生亦當擊節稱善。然文中于仆過譽之辭,譬猶明鏡飾塵,明珠蒙垢,實令惶愧無地。
竊聞君子之交,貴在誠愨[què]。仆本庸材,雖懷鉛提槧[qiàn],未窺學問之奧;偶涉世務,豈諳經綸之道?賢弟所述“察市井”、“究貨殖”諸事,不過盡匹夫之責耳。至若“養生”、“作息”云云,亦效彭祖導引之末技,何足齒及?
然墨瀋[shěn]未干,箴言在耳。賢弟既以蒼生為念相期,仆敢不焚膏繼晷[guǐ],惕厲躬行?惟愿他日相逢,可告無愧于天地,庶幾稍減今日赧[nǎn]顏。
春寒未艾,伏惟珍攝。臨楮[chǔ]神馳,不盡所懷。
洪州老佛爺 頓首謹復
歲次乙巳己卯己丑
第四部分
22日下午六點多鐘,我把《復李清云賢弟書》發給李清云同志。他在8分鐘之內寫成《復李清云賢弟書》,足見其古文功底非凡。感謝他對老佛爺的贊揚。
復洪州老佛爺兄書
老佛爺兄尊鑒:
來函拜閱,言辭懇切。兄長虛懷若谷,以君子之德,行謙遜之舉,清風明月,玉潔松貞,縱今賢聞之亦必欽仰有加。然兄臺過謙之語,恰似美玉藏櫝,良驥伏櫪,實使弟感喟不已。
常言摯友之情,重乎相知。弟乃凡輩,雖執經問難,難窮典籍之微;乍涉江湖,安識處世之妙?兄長所云“盡匹夫責”、“效彭祖技”諸事,實乃仁人之舉也。至于“焚膏繼晷”、“惕厲躬行”之誓,更是令人欽佩。
且翰墨猶香,壯志盈胸。兄長既以無愧天地自勉,弟焉能不奮袂而起,砥礪奮進?唯盼異日再會,可暢抒心中抱負,或許略慰今日渴慕。
春寒料峭,尚祈珍重。揮毫神往,難抒全意。
清云 頓首再拜
歲次乙巳己卯庚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