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當上市公司華微電子2023年年報進入審計的最后階段時,董事長夏增文突傳消息,因身體原因需要治療和修養,無法履職。
當時夏增文72歲了,有什么身體原因也能理解,所以,大家并沒有多想。
然而,4月30日,隨著華微電子被查出14.8億資金被占用,2023年報被出具了非標意見,大家開始猜測,董事長無法履職恐怕是另有原因。
又過了半個月,2024年5月17日,證監會一紙告知書傳來,華微電子被立案調查,大家才終于醒悟,原來董事長是眼看要出事提前跑了。
而一個月之后,讓大家更震驚的消息傳出:董事長可能不止是董事長,而實控人也不是實控人。
2024年6月,華微電子發布自查報告,除了說明資金被占用的事實之外,實控人曾濤在自查報告中慌忙喊冤:
“我不是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我是代持的”。
至于是幫誰代持的,曾濤沒有說明,也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幫誰代持的,這也符合“白手套”的設定,工具從來不問主人。
不過,隨著網絡信息的發酵,越來越多的矛頭都指向了提前跑了的董事長夏增文,或許夏增文的問題還不止是那被占用的14.8億資金。
2025年2月,證監會針對華微電子資金占用的調查結果出爐,所有人都領到了應得的處罰,而惟獨夏增文的處罰結果沒有。
證監會對此的解釋是:
“因無法與夏增文取得聯系,我局已啟動公告送達程序,將對其依法另行處理”。
72歲的董事長失聯了,根據過往經驗推測,絕不是自己躲起來了,不排除出事的可能性,后面可能還有更大的瓜。
而通過復盤夏增文與華微電子的過往,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一些可能相關的蛛絲馬跡。
夏增文與華微電子是老朋友了,1990年,華微電子的前身還叫“吉林市半導體器件廠”的時候,夏增文就在當廠長了,算起來已有34年。
華微電子這個名字是1998年才有的,當時吉林市幾家國企改制合并,華微電子合并到吉林市大國企華星電子集團旗下。
華微電子主營半導體分立器件,比如二極管、三極管等,是中國最早的一匹半導體國有企業之一,在國內很有市場。
華微電子籌劃上市的時候,還有幾個知名國有企業也成了它的股東,比如四川長虹、廣州樂華、廈門永紅。
四川長虹和廣州樂華都是生產電視的,半導體器件用量相當大,而廈門永紅則是華微電子的上游供應商,主要給華微電子供應引線框架。
說這么多,是要證明華微電子的成色不錯,有了這個前提,才可能會在后續的經營中產生余糧,從而被控股股東占用。
2001年,華微電子成功登錄A股,有了資本市場的主力,市場規模自然是更上一層樓,不過,作為控股股東華星電子集團卻不爭氣。
華星電子集團因為幫別人擔保使得自己欠了一屁股債,2003年,華星電子集團就把自己28%的股權以股抵債劃給了現在的控股股東上海鵬盛的前身上海盈瀚。
當時上海盈瀚的實控人叫王宇峰,本來接盤華微電子就是無奈之舉,又碰上了死死“把持朝政”不放手的夏增文,一直都無法真正以實控人的身份參與公司經營。
夏增文從當廠長開始,到成為華微電子總經理、董事長,一路培養了很多親信,公司高管都唯夏增文馬首是瞻,對于新來的王宇峰都愛搭不理。
王宇峰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畢竟公司經營還得仰仗對方,于是主動放低身姿示好,總算得到了一個名義上的副董事長的職位。
在王宇峰的讓步下,雖不時有些小摩擦,但總體還算相安無事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了2014年,這一年,王宇峰想退出了。
王宇峰一如往常找到夏增文提出了退出的想法,而夏增文當即表示自己愿意接手,不過,后來正式和王宇峰簽訂協議并接受過戶股權的人不是夏增文,而是前面說自己是代持的曾濤。
其實,誰接盤都可以,對于王宇峰來說只要收到錢就行了,然而,雙方不但在支付上扯了皮,曾濤隨后還把王宇峰給舉報了,說涉嫌職務侵占。
然而,直到現在,針對王宇峰的起訴也還沒有最終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王宇峰的事沒有結論,但王宇峰在過程中又牽出了新的矛盾沖突,他實名舉報夏增文侵占上市公司資金并涉嫌行賄。
關于夏增文是否行賄,同樣一直都沒有結論,但隨著如今夏增文的失聯,倒是給大眾提供了不少想象空間。
至于侵占上市公司資金,是否侵占了不好說,但華微電子的資金被占用是已經確定的事實,而夏增文又是目前嫌疑最大的曾濤代持人。
15已占用資金都用來干啥了呢,根據證監會的調查結果,都用來收購股權、配股出資、償還高利貸了。
收購股權指的是從王宇峰手中收購華微電子的控制權,配股出資指的是華微電子針對股東的配股。
也就是說,拿上市公司的錢來買上市公司的股份,這操作,沒誰了。
實際上,如果按照占用資金循環額度計算的話,前后累計起來一共又有170億,如今的15億指的是至今沒有規劃的錢。
不僅瘋狂占用,還瘋狂隱瞞,面對證監會的多次質詢也不承認。
由于來往資金額度比較大,而且頻繁,從2019年起,華微電子就被證監會多次發函詢問,要求說明情況。
而華微電子一連公開回復過4次,統一的說法都是:
“一切正常,沒有問題?!?/p>
華微電子自己說沒問題也就算了,關鍵是,每年負責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也說沒問題,直到2024年,隨著監管對看門人的收緊,這一切才最終暴露在公眾面前。
慶幸的是,15億被占用資金已找到兜底,控股股東的股權已經被上市公司捏在了手里,隨時可以變現換回損失。
不過,華微電子失去的那些年的發展機會卻無法找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