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以氣為主,于內為精神,于外為行色,深以為然,人生天地間,不過就是呼氣和吸氣而已,吸氣即爭氣,呼氣則是出氣,人活一口氣,對內是自己的精氣神,對外是品德和修養。
修養正氣
古人云,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大概意思是:以謹慎的態度,讓自己內心正直,用義理之道,讓自己行為方正,才是真正的君子作風,深以為然,做人就應該內修正氣,外遵禮數,修身養性。
所謂的正氣,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正能量,而正能量滿滿的人,正氣十足,不僅可以身心健康,還能夠充滿力量,積極樂觀向上,心胸寬廣,心懷善念,做人有底線,做事有原則,為人有擔當。
那么,如何涵養正氣呢?首先要自強自信,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才能充滿自信,挖掘出自己的本性里潛藏著的無盡正氣;除此之外,還要保持善良的初心,多做力所能及的善事,讓自己精神愉悅。
其次,要待人真誠,古人云,不真不誠,不能動人,要想修得正氣,就要以真誠為根基;當然,還要有成事的恒心和毅力,日積月累,當正能量越積越厚,并能形成良好的習慣時,正氣自會源源不斷。
涵養大氣
大氣,是一種心納百川、胸懷日月的氣概,是一種大方得體、從容豁達的氣量;大氣的人,做事有風度、有態度,做人有氣質、有氣度,能夠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大氣的人站得高、看得遠、想得開、悟得透,在人際關系中,以誠相待,不拘小節,總能與人在共同目標下竭力合作,在相互合作中凝聚合力,在相互信任中共謀發展,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
做一個大氣的人,心底無私天地寬,不因貪小利而失大節,始終堅守做人的原則;小事不掛懷,大事擔得住,凡事拿得起、放得下,能忍則忍,該退則退,不計得失,光而不耀,寧靜淡泊,自在安然。
滋養靜氣
俗話說,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深以為然,一個人越是遇到大事、急事和難事,就越要處亂不驚,心靜如水,沉著穩定,以靜制動,集中精力,不急不躁,不慌不亂,從容應對。
心靜者勝出,靜氣的力量是巨大的,靜以修身,靜以養德,靜以增智,胸懷靜氣,方可不因成績驕傲,不為挫折沮喪,處高而不得意忘形,位低而不自卑自棄,始終保持積極向上之心、拼搏進取之勁。
要知道,靜氣并非與生俱來,而滋養靜氣,不僅需要長期的磨煉和沉淀,還需要心態平衡和腳踏實地,更需要控制好自己情緒,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在奮斗中經風雨、見世面、長知識、增才干,穩步前行。
總之,人活于世,平心才能靜氣,靜氣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只有修養正氣、涵養大氣、滋養靜氣,才能掙脫世俗的羈絆,堅定人生的大方向,撐起自己的那片晴空,擁有簡單而幸福的生活。
-作者-
文玲,自由撰稿人,常年在文字間行走,作品多見于各大報刊和網絡平臺。本文為作者原創,轉載須經作者許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