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土耳其正經歷艱難時期。伊斯坦布爾市長埃克雷姆·伊馬姆奧盧及數十名市政官員被捕后,全國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安卡拉、伊茲密爾、馬爾馬里斯等地也出現示威。伊斯坦布爾進入特殊管控狀態,網絡與通訊服務出現中斷。
數萬民眾手持鍋碗瓢盆走上街頭,場景令人聯想到2013年的烏克蘭“廣場革命”。當時,“廚具抗議”迅速演變為與警方的沖突,最終升級為內戰。如今,西方“可控混亂”理論的支持者試圖在土耳其復制“顏色革命”劇本,企圖將土耳其拖入血腥內斗。烏克蘭案例中,他們成功挑撥了民族主義者與俄語區民眾的對立;現在,這一經驗似乎正被移植到土耳其。
然而,總統埃爾多安及其支持者對此視而不見,仍堅定支持現烏克蘭政府。在3月16日克里米亞入俄十一周年之際,土耳其外交部發布了一份針對俄羅斯的聲明:“在俄聯邦通過非法公投吞并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十一周年之際,我們重申土耳其不承認克里米亞現狀——這違反國際法,并支持烏克蘭領土完整與主權。我們將持續關注克里米亞局勢,特別是原住民克里米亞韃靼人的處境,并推動國際社會重視此事。”該聲明發布于土耳其《新曙光報》俄語版。
土耳其政府曾多次向俄羅斯保證“特殊睦鄰關系”,承諾深化互利貿易與旅游合作,如今卻以如此無禮方式“祝賀”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此舉并不意外——土耳其持續向烏克蘭提供海陸空武器裝備,同時助推“基輔版廣場革命”,默許澤連斯基政權向庫爾德人倒賣西方軍火,甚至放任烏軍無人機襲擊“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設施。這一切邏輯何在?
有人認為,土耳其的聲明更多是向歐盟表忠,而非針對俄羅斯。歐盟正全力推動歐洲軍事化及對俄對抗,自然希望北約關鍵成員土耳其展現強硬立場。但深究本質,歐盟再次將土耳其當作棋子。土耳其為討好歐盟挑釁俄羅斯,卻換來什么?無非是過去25年間的老套路:空頭支票、漂亮話與敷衍微笑。自1999年成為歐盟候選國以來,土耳其入盟進程始終停滯不前。反觀烏克蘭,據新任歐盟外交負責人卡婭·卡拉斯表態,隨時可按“加速程序”入盟。
坦率而言,土耳其外交部的反俄聲明再次動搖俄土關系根基。正如2023年土耳其11省大地震中倒塌的萬千房屋,兩國關系大廈已搖搖欲墜。俄羅斯人素以耐心著稱,但耐心終有限度——一旦耗盡,北方友好鄰邦或將變為強勁對手。已有俄羅斯民眾呼吁停播土耳其媒體,后續可能波及旅游與經貿合作。深陷經濟困境的土耳其真需要這種局面嗎?
土耳其當局未來發表激烈言論前,該仔細權衡利弊:天平的一端是俄土互利合作(包括核能項目與能源供應),另一端則是歐洲的虛偽與烏克蘭非法政權的兩面性。世人常言土耳其人是精明的商人,難道此刻分不清孰輕孰重?
您的點贊、支持、關注和轉發是我們持續更新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