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后不“失聯”~
眾所周知,早年的印度電影經常帶著一定的荒謬氣質,會莫名其妙出現歌舞片段,就連最著名的《三傻大鬧寶萊塢》也未能免俗:
(《三傻》劇照)
后來漫威帶領一眾超英電影火了,寶萊塢也開始拍一些超英題材,但他們電影工業還跟不上,導致服化道和特效都極具廉價感。
比如2013年印度電影《Krrish 3》,大反派渾身造型好像是拿鋁箔糊的...
《Krrish 3》
他開大招就這樣...
《Krrish 3》
當然,莫名其妙的歌舞片段也是少不了的...
《Krrish 3》
以上這種,還是正經有投資、工業化的寶萊塢電影。
那么沒有投資,也不專業,一切都走野路子出來的印度電影又該是啥樣?
2008年的印度紀錄片,《馬勒加翁的超人》給了我們答案。
(《馬勒加翁的超人》)
主角山寨了超人,不過他的一切都充滿了純正的印度味兒。
亨利卡維爾的超人會讓你想戳戳他的胸大肌;而馬勒加翁的超人......會讓你繃不住。
這部紀錄片,算是一部“片中片”,講述的是馬勒加翁的普通人,如何用極低的預算去山寨好萊塢大片的故事。
這些普通人買不起昂貴的攝影機,一部DV加一根三腳架就算一個機位。
(片場照)
演員呢,當然也請不起專業的,在當地找一個老鄉就能湊活了。
主演超人的老哥實際就是當地紡織廠的工人。
(“超人”演員)
雖然黑了點,瘦了點,但是人家愿意演就不錯了,還要啥自行車......
(片場照)
服裝,不用想也是對付一下了事。
超人外穿的褲衩仔細一看都透光,小腿上的不是戰靴,是本命年的紅襪子。
(片場照)
片場出現過最專業的東西,可能就是這綠幕和“威亞”。
綠幕好說,馬勒加翁最出名的就是紡織業,隨便買一匹布就搞定了;
威亞呢,仔細一看畫外還有個大哥,雙手用力拉著什么,那八成就是“威亞”了......
(片場照)
要是“威亞”都沒有,也好辦,找倆人披著綠布,給超人扛著唄.....
(片場照)
就是用這樣的科技,他們拍出了超人標志性的飛行鏡頭。
(片場照)
當然不用科技也是可以的,比如他的“飛行”,是把演員老哥綁在板車前面伸出的一根桿子上,助手在一邊揮動他的斗篷,就算是“高速飛行”的特效了。
(片場照)
如果要拍俯視角,那自行車也是可以的.....
(片場照)
別看拍得簡陋,人家還有后期特效呢.......
(片場照)
這一部山寨《超人》,出自導演Nasir Shaikh之手,全片預算只有十萬盧比,按2008年匯率,大概相當于1.5萬人民幣。
誠然,你可以說這部電影粗制濫造,抄襲山寨;但它確確實實,為馬勒加翁這座小城市的人民帶來了不少歡樂。
30年前,導演Shaikh家里開著一間錄像廳,Shaikh無所事事,在錄像廳里當服務員。印度錄像廳跟幾十年前國內的錄像廳也差不多,會放各種盜版電影,馬勒加翁這種小地方至今還有錄像廳存在。
(2月,人們在馬勒加翁的一家錄像廳看電影)
而在錄像廳蹭著看了很多電影之后,Shaikh走上了昆汀的老路:為啥我不能自己拍呢?
Shaikh平時會兼職幫人拍拍婚禮,因此有一部VHS攝像機,他也沒想那么多,找來一群朋友湊了不多的一點兒錢,說拍就開始拍。
他的處女作山寨了《Sholay》——印度70年代最火的電影,沒有之一。
在孟買一些電影院,此片甚至連映了5年多,票房達到了約1.5億盧比,是當時印度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票房記錄直到19年后的1994年才被打破。
為免版權爭議,Shaikh半是雞賊,半是光棍地給《Sholay》的主角改了名。
大反派原本叫Gabbar Singh,被他改成Rubber Singh;女主角叫Basanti ,改成Basmati。各換一個音節而已,保證你能看出來山寨的原片是啥......
(這片其實有點“印式西部片”的意思)
對于演員,他也盡可能找了一些長得像的,當然實在找不到也不苛求,身高、眼睛、聲音差不多就行。
“這些地方,我們實在找不到跟主角太像的了,復制品就夠用,”他說。
《Sholay》最著名的一場戲,莫過于大反派帶領一幫匪徒,騎馬伏擊了主角乘坐的火車。但Shaikh既買不起火車,也買不起馬。
最后他想出來一個很好笑的辦法:讓主角坐公交車......
那反派咋辦呢?Shaikh回憶道:“當時我就說,我們這么干——把匪徒們放自行車上,所有匪徒,都騎自行車。”
想想都喜感,一群騎自行車的匪徒,追著一輛公交車。
可惜因為年代久遠+盜版,網上實在找不到圖了。
這部山寨片神奇地復刻了原版《Sholay》的成功,在馬勒加翁,錄像廳場場爆滿,都在放Shaikh的片子。他和朋友當初湊的那點錢,最后翻了四倍。
Shaikh回憶道:“連續兩個月,這部電影場場爆滿,每天都要放三場。新聞頻道全都趕來采訪我。”
就這樣,Shaikh開啟了他的山寨導演之旅。
每當市面上有什么大熱電影,他就會拉起一支劇組——說是劇組,其實就是他的朋友和當地老鄉,朋友不收錢,Shaikh幫他找好替班,不至于曠工就行。
至于服裝?舊貨市場淘來的;
攝影機?他拍婚禮的DV;
劇本?“參考”原作。
為避免版權糾紛,Shaikh會對原作進行一些修改,他覺得馬勒加翁的日子已經夠苦,所以每部電影都改成了喜劇。織布工人和餐廳服務員操著當地土話,扮演時下最熱門的英雄和惡棍。
Shaikh的哲學和態度,就是“Why not?”——有啥不行的?
他很快就知道有啥不行了。
在印度,官僚主義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在他的首批電影上映后,警方開始禁止他放映電影,除非他取得審查委員會的批準。
后來為了某一部電影過審,他在馬勒加翁和孟買之間來來回回奔波了一整年。
山寨電影這個行業也在發生變化,隨著影院的興建、流媒體的誕生,錄像廳一家接一家地倒閉。
時至今日,52歲的Shaikh早已放棄了電影夢,他家的錄像廳也早改成了服裝店。
不過Shaikh雖已不在江湖,江湖卻流傳著他的傳說。
因為2008年,Shaikh在山寨本文開頭的《超人》時,一個紀錄片團隊找上了他,希望記錄他拍攝山寨片的過程,最終拍出了紀錄片《馬勒加翁的超人》。
前文之所以能有那么多Shaikh拍攝現場的圖片,正是拜這部紀錄片所賜。
(《馬勒加翁的超人》海報)
《馬勒加翁的超人》本來都沒打算發行成電影,一開始只是為新加坡電視臺制作的節目,導演也是個新人,幾乎沒有什么執導經驗。
不過紀錄片拍完之后,拿下了亞、歐、美三地多個國家的十余項大獎,反響很好,最后就發成了電影,否則可能只有新加坡部分民眾才能看得到它,江湖上可能也不會再有Shaikh的故事了。
(所獲獎項)
也正是因為《馬勒加翁的超人》的優異成績,導致寶萊塢的正牌業內人士盯上了Shaikh,希望以他為原型,將他的傳奇搬上銀幕。
于是十多年前,在新德里的一個電影節上,電影制片人Zoya Akhtar找到了Shaikh。
這位Zoya Akhtar的父親,正是《Sholay》的編劇之一。在雙方互道來歷之后,Shaikh立即對Zoya說:“我知道你是誰,我山寨了你父親的所有電影。”
耗時十年,Shaikh這部傳記片終于在寶萊塢誕生,名字很有意思,叫《馬勒加翁的超級男孩》,其實就是把“Superman”改成了“Superboy”,算是對原紀錄片的致敬。
有了寶萊塢投資的加持,《超級男孩》已不復Shaikh當年的窘境:
攝影是講究的、服裝的廉價感是刻意營造的、取景是精挑細選的、演員是專業的、特效不再是5毛的.......當年Shaikh沒條件去做的預告片,現在也都補上了。
(《超級男孩》劇照)
十年的制作期幾乎耗盡了Shaikh的耐心,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部分原因是他覺得“這樣才圓滿”,像一個閉環。
于是在放棄電影多年之后,Shaikh反倒走上了寶萊塢的紅毯,一身麂皮夾克嶄嶄新,無疑是精挑細選,這是他從未去過的大場合。
(Shaikh在紅毯上)
還有一些粉絲專門來找他合影。
(Shaikh在紅毯上)
上個月,為了宣傳《超級男孩》,劇組來到了馬勒加翁,這算是這座小城難得的大八卦。
在片中飾演Shaikh的是個年輕的帥小伙,他到哪,人們就圍觀到哪。
(片中飾演Shaikh的演員)
Shaikh本人如今也成了劇組的一員。每當化妝團隊來給帥小伙梳妝打理,Shaikh就會默默走到一邊,掏出自拍相機來整理自己的頭發——他至今仍沒忘那些基本的導演技巧:畫幅、光線、角度......
(Shaikh和演員合影)
劇組的最后一站是Shaikh的家,樓下是一排商店,本就很擁擠,現在還多了一群圍觀群眾。
一群人想要和帥小伙合影,卻被保鏢攔下,Shaikh于是一個接一個地把老鄉們帶到屋頂,與帥小伙合影。
Shaikh如今的心情很是復雜:一方面,自己的故事被拍成傳記,他很難不欣喜;另一方面,他也不太清楚日后該做什么——他有點想回來拍電影。
但首先,他的兩個雙胞胎兒子馬上要畢業了,他想先給孩子開一間商店。
他說:“然后,我就能以自由的心態回來拍電影了。”
過去幾十年,馬勒加翁仍然沒有太大變化,男人們大多在城里的紡織廠做活,下班了就去錄像廳消遣。
破敗的小巷每隔幾步就能看到不同的海報,都是錄像廳為招攬顧客而張貼。
(馬勒加翁的小巷)
隨便走進其中一間,一塊屏幕上播放著2014年的《超體》印度語版;另一塊卻放著1995年的印度語電影《Jallaad》,你看不出這里放映的邏輯,因為老板根本不在乎,想放什么自然就放了。
(錄像廳)
這座小城,也許仍然需要Shaikh的山寨片。
他的傳奇,沒準還能繼續.....
ref:
https://www.nytimes.com/2025/03/10/world/asia/india-superboys-of-malegaon.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