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結節作為體.檢報告上的"常客",總讓人心頭一緊。但關于肺結節的一些真相,你了解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真相”。
1、結節≠腫瘤,但可能"變身"
小于3cm的肺部陰影統稱結節,95%以上為良性 病灶。但某些磨玻璃結節如伴有血管穿行或空泡征,可能是早期肺癌的"馬甲"。醫生會通過三維重建技術捕捉結節的"棱角",建議高危人群每6-12個月做一次低劑量CT"驗明正身"。
2、空氣質量不是唯一元兇
PM2.5超標確實會增加結節風險,但更需警惕"隱形殺手":二手煙中的苯并芘、廚房油煙里的丙烯醛,甚至長期焦慮引發的神經內分泌失衡,都可能讓肺泡上皮細胞"迷路"形成結節。
3、隨訪觀察≠被動等待
對微小結節(<5mm)醫生常建議"觀察等待",但這期間并非無所作為。通過檢測血液中腫瘤標志物波動,結合AI影像分析結節密度變化,能提前捕捉惡變信號。
4、微創手 術≠一勞永逸
即使切除惡性結節,若術前存在"多發磨玻璃影",術后仍需定期監測。最新研究顯示,術后堅持服用小分子靶向藥,同時配合呼吸訓練改善肺部微環境,能將復發風險降低40%。
溫馨提示:發現肺結節不必談"結"色變,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建議40歲以上、有吸煙史或肺癌家族史者,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為肺部健康上好"雙保險"。
【專家簡介】
湯惠清,女,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同神堂中西醫結合醫院主治醫師,從事臨 床工作10余年,致力于中醫中藥治常見病、多發病,尤其是肺部疾病、乳腺疾病的臨 床診療及老中醫經驗繼承,臨 床經驗豐富。
【擅長領域】
中醫內外科等常見病,尤其是結節方面疾病,有獨特的診療經驗與良好的診 治效果,如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囊腫、乳腺增生、肺癌、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及相關疾病的診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