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桃是一名高一年級的女生,由父母陪同來到咨詢室。她自述有強烈傾訴想法,覺得累,感覺生活沒有目標,沒有意義。
阿桃比較抗拒父母的參與,覺得父母很難理解自己,他們的加入除了徒增煩惱,也會讓自己覺得尷尬。
我:是誰先發現你與之前有些不一樣的?
阿桃:我媽。
我:理想的你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阿桃:我希望自己能夠由衷喜歡身邊的朋友,認同他們的觀點、生活方式,不別扭的,看見老師也不會那么緊張。
阿桃:我覺得自己和寢室長的接觸還可以,目前還沒有發現有什么特別接受不了的。
我:還有嗎?
阿桃:我的父母還是比較關心我的,他們每周都來看我。
阿桃自認為與同學們格格不入,同學們認同的一般規則,在她看來好像都是束縛。
阿桃:運動會的時候,我的同桌問我要水喝,結果她直接就著瓶嘴喝,而且其他人似乎也對這個做法習以為常的樣子,我不太能接受,是不是我太小題大做了?
阿桃:上青春期內容的課程,同學們對于知識好像如數家珍,而我連提及那幾個字眼都覺得很不舒服,他們越說越多,到了下課我忍不住吐了。我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我:這很正常啊,前者是衛生習慣,一般人應該都和你一樣,很難接受用瓶嘴直接飲用的。你的反應不足為奇,每一個人對于知識的掌握有早有晚,接受起來也有不同的節奏和反應。之后,明顯感覺到阿桃的狀態放松下來,配合更主動了。
阿桃經常為自己特立獨行的言行舉止感到苦惱,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另類。
阿桃:為什么我總能夠找到別人身上的缺點,比如我的一個親密朋友,她有時也不在意別人的感受,說話直接又粗魯,在教室也是臟話連篇。
我:看得出來,朋友的行為讓你很不舒服,你能夠看到這些,那是不是說明你很會觀察人啊?
通過場景重建干預,阿桃眼神變得堅定許多。在干預中她也更放松、坦誠。
阿桃的父母相對比較成熟,因此彼此邊界較清晰。父親因在外地工作,與孩子見面及溝通機會少,且溝通技巧缺乏,因而界限比較僵化,阿桃的感覺是父親見面總是教訓她。而因為全職母親過度卷入,母女間不自覺地形成了母女同盟,無意間使父親在家庭互動中的作用不斷減弱。
通過和阿桃父母的家庭指導,讓家庭內部的基本關系和人際互動模式都會變得更協調,為干預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阿桃母親說,她明顯感覺到了阿桃父親的變化,比如回家與家人互動更多了,分享感受更多了,家庭互動進入正向循環。
阿桃父母反饋,從孩子的進步里,他們看到自己養育的局限部分。尤其是阿桃父親認為自己的內在與表面存在偏差,因此內耗嚴重,經常覺得疲乏,于是不自覺會將負面情緒轉移給妻女,深覺需要改善。故在家庭指導中,父親練習接納,后來不僅與阿桃互動有進步,內在資源也得到了挖掘,工作和人際都有了較大改善。
我:我感到很驚訝,在聽到老師的建議后,你們馬上就帶孩子去做各種檢查,并且在網上看到文章后,很快就決定采取措施來進行干預,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阿桃母親:好像沒什么特別吧?這不是遇到問題時的本能反應嗎?
我:我遇到過許多孩子有問題的家庭,但大多要么拖拖看,實在不能上學了再四處檢查。要么接受干預也要討論很久,還有很多家庭每次都只來一位家長,而你們幾乎每次都來,而且爸爸好像在外地工作,是吧?
我:嗯,對的,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往往都很著急。但你們的行動力很強,且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共同來分擔這件事。
或許是因為被肯定了行動力,他們都很主動地配合干預,也積極地做出改變,繼而影響女兒。從開始的不愿意和父母來進行干預,到后期的可以傾吐心聲,她的進步真的讓人驚喜。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桃的軀體表現有了明顯的緩解,做噩夢的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幾乎少有發生。阿桃對自己情緒的覺察,父母的應對,都比之前有提升。阿桃已經能在我面前傾訴自己的不滿情緒,同時也審視自己的應對失誤,意識到觀點的不一致或者誤解都屬正常現象。她能夠坦然地向父母表達情緒和愿望,而非之前的畏縮,與父母共處交流時不再別別扭扭。阿桃與同學關系由原來的表面融洽,轉為大部分內心接納,承認同學間個體的差異,接納自己的獨特,也能較從容應對老師們的目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