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南京地鐵二號線的首班車剛進站,退役軍人張建國習慣性掏出優待證刷卡。閘機響起 "老兵您好" 的語音提示時,他愣了一下 —— 這是江蘇最新上線的 "專屬禮遇"。這位曾參加過邊境自衛反擊戰的老兵不知道,此刻在全省 500 家景區、13 個設區市的公交系統里,同樣的溫暖場景正在同步上演。
從 "試點突破" 到 "全域開花"
2023 年 3 月 15 日,蘇州市率先按下改革快進鍵。當全國第一張印有 "退役軍人" 字樣的卡片刷開軌交閘機時,誰也沒想到這場 "破冰行動" 會引發連鎖反應。無錫、鎮江、南京等城市相繼加入,到當年 10 月,淮安成為最后一塊拼圖,標志著江蘇成為全國首個實現退役軍人公共交通和公辦景區 "雙免" 政策全覆蓋的省份。
數據顯示,全省免費開放的景區中,4A 級以上景點占比超四成。從南京鐘山風景區的六朝煙水,到蘇州園林的曲徑通幽;從連云港花果山的神奇傳說,到鹽城濕地的生態奇觀,老兵們手持優待證,就能穿越千年文脈,觸摸山河壯麗。
"數字紅利" 讓尊崇更智能
在揚州瘦西湖畔,退役軍人李明掏出手機打開 "老兵碼",不僅快速完成入園核驗,還收到周邊餐飲商戶的專屬折扣推送。這種集成了身份識別、權益展示、服務導航功能的數字化創新,讓優待證從 "榮譽憑證" 升級為 "智能終端"。
全省已建成覆蓋 80% 民生事項的數字化優待網絡,就醫掛號、交通出行、創業貸款等高頻場景實現 "一碼通辦"。更貼心的是,系統會根據老兵的服役年限、立功情況推送差異化服務 —— 參戰老兵自動匹配健康體檢綠色通道,傷殘軍人優先享受無障礙設施改造。
跨省優待背后的 "江蘇溫度"
2024 年元旦,安徽宿州老兵陳志宇在南京夫子廟體驗了 "說走就走" 的旅行。憑借優待證,他不僅免費乘坐寧句城際地鐵,還在鎮江茅山風景區享受了 "刷臉入園" 的便捷。這種打破地域限制的優待政策,源于江蘇對 "大雙擁" 格局的深刻理解。
為方便異地老兵申領,全省開通常住地辦理綠色通道,線上提交材料、線下郵寄到家的 "云服務" 已覆蓋全國 31 個省市。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兵,13 個設區市均推出 "上門辦"" 委托辦 " 服務,累計開展暖心服務 2.3 萬次。
從 "有優待" 到 "優服務"
政策落地只是起點。在南通洲際綠博園,退役軍人憑優待證可免費游覽熱帶雨林館;在常州中華恐龍園,持證老兵享受 5 折門票優惠。這些突破公辦領域的創新實踐,正是江蘇推動優待體系 "擴容提質" 的縮影。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數據顯示,全省已拓展涵蓋醫療、教育、金融等 12 大類 200 余項優待項目。更值得關注的是,社會力量正在成為擁軍主力 —— 無錫某連鎖超市推出 "每周三老兵特惠日",揚州修腳非遺傳承人承諾為傷殘軍人終身免費修腳。
站在 2025 年的春天回望,這場始于江蘇的 "紅色改革" 已引發全國效仿。當 500 家景區的櫻花為老兵綻放,當 13 個城市的公交為尊崇鳴笛,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政策紅利的釋放,更是一個民族對英雄的深情告白。這張小小的優待證,正在書寫新時代最動人的雙擁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