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鎮東頭的人人樂百貨店,和別的百貨店上架的產品不同。這家店的東西,貼牌的多,倒是自己從頭到尾自研的少。
新貨上架那日,掌柜特意雇了幾個嗩吶手,把《好日子》吹得震天價響。紅綢子從門楣垂到青石板路上,像一道淌血的瀑布。
淹沒了看客們鞋底粘著的爛菜葉。
店門口豎著塊柏木招牌,漆金大字寫著:本店貨物,人人買得!
看客倒是沒來得及看價格,就發現下面蠅頭小楷蜷縮著一行專屬說明:分期付款,子孫可繼。
掌柜手里的新貨沒有解決任何實際需要,陳年的西洋鬧鐘、東洋雪花膏,都是舊東西,沒有新創意。標價牌一律用紅紙金字裱著,刺得人眼眶發酸。
最醒目的要數那愛布,一尺布價比三斗米還貴三分,偏在布角繡著“民胞物與”四個大字。
拉黃包車的阿祥在這聽說了這件事,他的日子累得很,整天汗珠子順著脖頸往補丁里鉆。阿祥瞅著標價,足足抵他半年的嚼谷,喉頭動了動,還沒開口,也不敢開口。
只是在心里想,你家的貨人人買得起,那我這買不起的,還算人么?
隔壁商行的老板,賣一次新貨,也就我一個月飯錢,他就說對不住了,有點小貴。
他拿我當上帝,我拿你當同胞,你拿我當日本人。
阿祥終于忍不了了,講了出來,買不起的,我還算人嗎?我是不是一定要買你家的貨,才算我愛?
這話像塊熱炭,燙得圍觀者躁動起來。
穿長衫的孔方先生搖著折扇幫腔:如今講究人人平等,既穿不起這布,便不配談愛。
賣炊餅的武大縮在人群后,懷里揣著剛賒來的白面,忽然覺得手里蒸籠重似千斤。掌柜沒有聽到人們的言語,也不知道茶館里面都在議論,只是看著自己家供應商的股票一路大跌,心里惶恐的緊。
撥著紫檀算盤對賬,今天賣出三雙貼牌膠皮鞋,兩匹愛布,倒是那“人人都能買得”的新貨,竟被王鄉紳包圓了。
街角傳來阿祥的嗆咳聲,他正蹲在陰溝邊,就著月光啃冷窩頭,鞋底破洞里露出凍紅的腳趾,像十顆羞于見人的枸杞。
后來如何,我便不知道了,只聽說鎮上的人越來越不認什么愛布,只看自己用的東西了。
一開始人們還看著鄉紳達官顯貴用,后來也不跟著那些人一起用了,人們都說,人家和我們不是一個階層,不必強融。
再后來那家店倒閉沒有,我也不清楚。
只聽阿祥說,那個東西貴一點就要道歉,說對不起可能有點小貴的老板,生意蒸蒸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