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1點,中國籃協一紙公告引起了很大爭議,公告核心就一句話:WCBA半決賽和總決賽,史上首次請外籍裁判!
更狠的是,CBA季后賽也要繼續外援裁判模式,數量比往年還多。
對于這件消息,很多球迷都是比較興奮的,看看最近幾場比賽就知道了!
最近的京滬大戰中,上海隊全場狂砍29次罰球,北京隊后三節竟一次罰球都沒有,最終6次罰球全在第一節。
前一段時間的晉粵大戰,段鑄、及慶等裁判的神操作更離譜——5秒發球變4秒、漏吹戰術犯規、對球員挑釁視而不見。
賽后球迷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怒罵,裁判才是比賽 MVP!
媒體人也紛紛發聲,付政浩點評道,裁判執裁混亂,已經成為 CBA 亂象的主要來源,也是導致球員情緒失控和受傷的根源之一。
在 CBA 的裁判群體中,有一些裁判的名字已經在球迷口中成為了黑哨的代名詞,郭楠、段鑄、楊宏峰便是其中的代表。
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質疑,籃協此次可謂動了真格。
其明確表態,外裁將加強對關鍵場次的規則執行。這意味著在一些決定比賽走向、影響球隊賽季命運的重要對決中,外籍裁判將掌控執法大權,而本土裁判若再敢 胡吹亂判,后果十分嚴重。
輕者扣績效,此與經濟收入和職業評價息息相關;重者丟飯碗,這無疑給本土裁判敲響了警鐘。
評論區的支持者表示,早就該這么干了,外裁相對公平一點,他們沒那么在本土沒那么多人情世故。
確實,外籍裁判在過往的一些國際賽事中,以其相對公正、統一的吹罰尺度,讓比賽更加流暢、公平,使得比賽結果更能真實地反映球隊的實力。
“宋厚祿先進監獄再說!” 這一言論反映出球迷對于曾經出現過的裁判問題的耿耿于懷,即便有外籍裁判加入,他們仍然擔心國內裁判隊伍中的不良風氣難以徹底肅清。
不過外籍裁判的引入是籃協為解決裁判亂象的重要舉措,但要真正終結亂象,還需要在完善本土裁判培養體系、肅清裁判隊伍風氣等多方面持續發力,并且在 “引進來” 與 “走出去” 之間找到平衡,才能實現中國籃球裁判事業的長遠發展。
目前籃協這步棋,長遠看有幾重意義,一來外籍裁判的示范效應,逼著本土裁判學習國際標準,二來是挽回聯賽公信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